确实,在白话文盛行的今天,文言文阅读起来确实有很大的障碍。
更别说八股文章了。
但这就是古代读书人最真实的学习经历啊。
作者可以写文抄公,可以写勾栏听曲大唱《发如雪》。
这样写其实很简单、也相对而言写作难度比较小,作者很轻松。
但写这本书时,作者的初衷就是发现,现在所谓的科举文,不是风花雪月,就是诗词歌赋。
真正的科举——不是这样的。
今天单开一章,干脆我们一起聊聊古代读书人最重要的考试内容——八股文。
很多人听到八股文,就觉得眼皮发沉,觉得八股文这东西有什么好写的,一个腐朽的、限制很多的文体罢了。
但这些人真得了解什么是八股文吗?
它们真得全都是糟粕吗?
什么是八股文?
前文说过,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议论文。
他要从儒家经典里摘出一些句子来,给你作一个命题作文。
题目一定是从《四书》中出的。
然后按照一定的格式、一定的结构,把题目做一个发挥,写出一篇作文来。
很像高考议论文的形式。
那么,为什么叫八股呢?
因为这种文章对结构的要求非常严格。
首先,第一部分叫破题,就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从《四书》里面摘出一个句子,首先你要用两句话,记住,是两句话把这个题目解释一遍。
比如,康熙年间有一次考题……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孔子对他的弟子颜渊说,朝廷用你的学说,那你就努力去执行,如果不用,你就把它收藏起来,留在自己的心中。
(说到这,我吐槽一下,看评论有人说:作者你写个古文,还要自己解释一遍,你很会水文啊!那我只能说,你能看得懂这么多古文,说明你很厉害,但为了照顾大家,我还是水一水的好)
孔子继续说:“惟我与尔有是夫!“
能够做到宠辱不惊的人只有我和你颜渊啊。
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当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