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既是他父亲的遗愿,也是他的心愿。
是以,梁山伯十分诚恳的说道:“请山长不用为山伯担心,让百姓免受水患之苦,是山伯毕生之志,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山伯定当全力以赴。”
山长欣慰的点头道:“山伯,你对治水向来很有见地,山长希望你早日建功立业,造福黎民百姓。但要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山长的忠告,梁山伯听进去了,他开口说道:“江河之水,可清可浊,可洗缨,可濯足,成败功过,守全取决于自己。”
“好孩子,山长,真舍不得你走啊。”
梁山伯跪下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山伯不敢忘记山长的教诲,定不会给尼山书院丢脸。”
梁山伯擢升贸县县令之事,很快地便在书院里传开了。
众学子们反应不一,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有说风凉话的,但这些梁山伯都没有放在眼中。
他一回到屋中便开始给祝英台写信。
没想到,信还没写完了,山长夫人便来了。
山长夫取出一块蝴蝶玉佩,往梁山伯手边一放道:“山伯,可认识这个?”
梁山伯一眼就认出来,他拿起来道:“这是英台随身携带的玉佩,如何在师母手中啊?”
“那,你说,这个雌蝶杂佩如何在师母手中的?”
“这,竟是杂佩?”这竟然不是普通的玉佩,而是姑娘家的杂佩?梁山伯的心,不受控制地,砰砰砰的直跳,好像就要跳出心口了一般。
他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师,师母,那这个是,是英台”
“是,没错,就是你想的那般,是英台托我交给你的,她一个姑娘家,不好意思亲自交给你,便托了师母亲手转交给你,希望你能够早日去祝府提亲呢。”
“我,我可以去提亲了吗?师母,山伯真的可以去提亲了吗?”
“原本是可以的,不过,我知晓你即日便要去贸县上任了,对吧?如此也好,做出些政绩再去的话,岂不是对英台更为看重?”
“是,师母说的是!”梁山伯说着,小心的将蝶佩收到了怀中。
祝家庄
祝大嫂一天三顿地来献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