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重生回来的,自然知道往后几十年,不但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了,而且孩子们上幼儿园更是常态。
就算是乡下,也建起了一家家幼儿园。
她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员,本身又没生养过孩子,无法评判幼儿园在教育层面对孩子们的意义。
乔卿卿只知道,有了幼儿园,家长就能专心去工作了。
现在大队多了副业,但是生产方面也不能落下,而捕捞这一块注定是男人要多出些力。
如此一来,想让生产跟上去,就得妇女同志发力了。
但妇女同志也很不容易,家里老人身体健朗的还好,有老人帮忙看孩子分担家务,上工时才能更专心多挣点工分。
然而,大多数人都是老人年迈无法劳动,导致中间的人上有老下有小,负担十分重。
因此,别看红升大队现在欣欣向荣,可实际上还是有好多户人家,每年工分都很少,导致分粮食时需要向大队“借”,年年挣的工分都是在还债。
周爱国也没少为这些人的情况头疼。
他身为大队长,当然是希望每个队员都能过上吃饱的日子。
可是大队每年收的粮食就那些,除去交的公粮,剩下的才给队员们分。
拖后腿的人越多,分粮食的时候大家对他们的意见越大。
毕竟大家都嫌粮食不够吃,还要拿一部分出来“借”给那些倒欠工分的,谁心里会乐意?
而周爱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那些队员饿死吧?
因此,当乔卿卿表示,办一个幼儿班能够激励大家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妇女同志的劳动效率时,周爱国心动了。
“大队长你也清楚,现在家家户户孩子都多,不少妇女同志去上工时都要带着孩子,一边分心照看孩子,一边劳动,导致效率根本提不上去。”
“而有一些队员,认为不管自己干多少活儿,到了分粮食的时候,那些欠工分的人都能跟自己分到数量差不多的粮食,难免会心生不忿,干活时磨洋工,能偷懒就偷懒。”
“长此以往下去,不利于集体团结。现在我建议办幼儿班,就是为了让被孩子拖累的妇女同志,可以全身心投入到集体劳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