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4)页
以及自己的解决方案。他提议设立义仓,由朝廷调拨粮食救济百姓;在城西修建排水沟渠,改善卫生条件;还建议开办义学,让贫苦人家的孩子也能接受教育。
    第二日早朝,萧南逸看着儿子递上的奏折,心中既欣慰又震撼。这份奏折条理清晰,分析透彻,所提建议切实可行,完全不像是出自一个八岁孩童之手。满朝文武传阅后,纷纷投来惊讶与赞赏的目光。
    “陛下,太子殿下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忧国忧民之心,实乃我南诏之福。臣建议按照太子的方案实施,定能改善城西百姓的生活。”丞相王大人率先开口。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支持。御史中丞李大人却提出异议:“太子殿下虽心系百姓,但毕竟年幼,所提方案是否太过理想化?实施起来恐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还需从长计议。”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两种声音争执不下。萧南逸看着承钧,问道:“钧儿,你对李大人的质疑有何看法?”
    承钧不卑不亢地站出,行礼后说道:“回父皇,儿臣在奏折中已详细计算过所需钱粮,可先从国库调拨一部分,再号召富商捐资助学。至于人力,可招募当地百姓参与建设,给予工钱,既能解决就业问题,又能加快工程进度。”
    萧南逸满意地点点头,当场拍板:“就按太子的方案实施,由太子监工,丞相协助。”
    承钧领命后,全身心投入到工程建设中。他每日天不亮就来到工地,监督施工进度,检查工程质量。遇到技术难题,便虚心向工匠们请教;百姓有怨言,他也耐心倾听,及时调整方案。在他的努力下,义仓很快建成,粮食源源不断地发放到百姓手中;排水沟渠竣工,城西的污水横流现象彻底消失;义学也顺利开办,琅琅读书声回荡在街巷。
    百姓们对承钧感恩戴德,自发为他立了生祠。然而,承钧得知后,立即派人将生祠拆除,并亲自来到城西,对百姓们说:“我是太子,为百姓谋福祉是我的责任,大家不必如此。只要你们生活幸福,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此事过后,萧南逸对儿子的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开始有意识地让承钧参与更多政务,培养他的治国才能。而承钧也不负众望,无论是处理边疆事务,还是调解朝堂纷争,都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智慧与沉稳。
    然而,树
第(3/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此处省略多少字玄幻:以手中仙剑,开万世太平太上霸体诀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爹爹开门,系窝呀!穿成恶女巴掌沾碘伏我边扇边消毒王者:我没有退役,只是没人要她断绝情爱后,季总哭红了眼师尊,不好意思,这论文我先发了我,小狱卒,隐藏身份世间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