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只是一个中州,一个中州别驾,且远离京都,这官职实在是不算高,且地方上除了别驾之外,还有司马、长史等官员互相制衡,所以,这个李杨在忠王眼里,的确不算是什么大助力。
但是,忠王遥领永州府都督,那么,李扬就等于是忠王在永州的代言人。
所以,永州出事了,忠王的责任定然是跑不了的。
这次,就要看陛下的态度以及忠王的反应速度了。
许昭昭依稀记得书中并没有发生这么大的变故,极有可能就是因为邓氏的落败,直接导致了这一系列的后果。
因为永州发生重灾时,邓氏与姜氏全力协助,再加上原著中姜宁还曾助忠王得了一大批的财宝以及一座铁矿,所以,当时的忠王手上是很富裕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姜宁算计的那座矿成了朝廷的,那些财宝也都没了,而邓氏被许昭昭一网打尽,姜氏又接连出事,所以,哪里还有心思去管忠王的事?
这就是蝴蝶效应了。
许昭昭并没有觉得这是自己的错。
因为在原书中曾经写过一句话,那就是多年后的忠王回忆起永州曾经出现水灾,而当时多亏了有姜宁的帮助,所以他们才有了大批的武器和人手,将那些暴民给镇压下去,从而未曾经动朝廷,便将一场祸事直接扼杀在了摇篮里。
所以,原书中就算是忠王得到了那些钱财,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帮助那些灾民度过难关,而是一心想着发展自己的势力,而且是悄无声息地将那些暴民都杀了,以免惊动朝廷,再被陛下责罚。
这一次,没有了钱财以及铁矿的支撑,所以,事情压不住,已经上达天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