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麟敢保证,萧文景并没有徇私、帮方莫舞弊,但,他却也隐隐感觉到方莫或会成为第二个顾念。
顾念乃是北疆文试、武试第一人,而身怀高超剑法、又出身名门的方莫又怎么可能不参加武试呢?
果然,齐麟在武试的名单中找到了方莫的名字,而方莫文试的文章也很快便崭露头角,就连赵衍也赞口不绝。
萧文景没有多言,只是含一抹淡笑静看着赵衍那满目欣赏的神情。
齐麟也没有多言,尽管他知道那文章出自方莫之手,他也知道萧文景知道,因为一个人的字迹是鲜明的,只要见过方莫的字迹也定不会忘。
方莫的字迹很特别,行云流水,犹如一套剑法,确切地说那就是一套剑法。
武功造诣到达一定境界后,其所习剑法也会无处不在,亦会在纸张上展露无遗。
这就好比父亲看到了儿子的文章,尽管儿子的名字被密封却也能一眼认出。
此次文试,共选出一甲进士三名,二甲进士五名,三甲进士若干。其中三甲中另择优选出五名文采飞扬之士,虽未入一、二甲,却也名声鹊起,备受瞩目。
未到武试之期,文试三甲名额基本确定,只待随武举结果一同放榜,普天同庆。
-
武试,历朝历代并不常有,却又不可缺少。
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了以武取士的办法。《国语》中有“射御足力则贤”的记载,射箭和驾车(御)等武艺技能被视为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
而,武举制度正式创立于唐朝武则天时期。据《新唐书·选举志》记载,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为了选拔军事人才,正式设立了武举考试。
昔日武则天乃千古女帝,今日沈安若虽不是大襄前所未有的女武将,却也是声名最盛的存在,甚至超越了镇西大将军曹杰逾和镇北王齐麟。
她虽身怀六甲,却英气不减,加之六大女将身着重甲伴其左右,势头更是气派夺目。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萧文景并没有以天子的身份露面,而是以陪审官的身份在齐麟和方万霆连同一众武将的陪同下进入的校场。
“大襄的武士们,本妃很开心能看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