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翌日清晨,崔尧坐在甲板上极目远眺,可即便再如何看,也看不出来方位与远近,只得作罢,回首望着渐渐模糊的海岸线,心里还有点小激动。
    两世为人,这也是第一次出国,吐蕃那次不算,在崔尧的固有印象中,那地方属于自古以来,虽说前方的地方也能扯上乐浪四郡,可自汉以后,纷纷扰扰的,终归是丢了。
    因此在心理上,崔尧不自觉地就将那里划到了外国的概念。
    “是重划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还是收归一道,全部并入辽东道好呢?”
    刘仁轨刚走上船头,就听见了自家大总管的暗自意淫。
    “属下以为,此时考虑此事为时过早,还是先打下来再说,往后还有安民、整肃等多项要务,能不能拢的住还是两说,至于行政划分,那倒是属于细枝末节了。”
    “不、不、不,按我的想法,唯一的难点就是如何快速占领全境,至于安民那些劳什子事务,不需我等太过操心,顺民们会找到自己的出路的,他们会心安理得或是兴高采烈的加入我大唐国籍,并以此为傲。”
    “大总管看不起那三国的百姓?”
    “非也,我只是对大唐自带的天朝上国的属性比较有信心。”
    “何解?”
    “我问你,若是你能自己选择,你是愿意生在岭南、辽东还是长安?”
    “那自是长安,岭南多瘴气,辽东多苦寒,还是长安舒服些。”
    “若是三地气候差不多呢?”
    刘仁轨思忖了一番,仍坚持选择:“还是长安,毕竟抛去气候条件,长安的人文与各种生活条件也强的多,且人烟稠密,易于生活。”
    “安全方面呢?”
    “那自是不可同日而语,只要不是碰上诸侯混战,大抵还是关中、河洛比较宜居。”
    “你都这般想,难道高句丽人或是新罗人不会这般想吗?”
    “我以为他们多少会有些家国观念的。”
    “我想你应该是以大国国民之心态,生搬硬套的吧?对于小国寡民之地来说,国家荣辱从来都不重要,生存才是第一要务,若是小国臣民不愿意臣服大国,唯一的原因就是你踩到人家的利益了。
    我问你,就拿此次征辽来说,你认为最大的阻碍是来自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都市之从洪荒世界归来财阀千金战风云爱之逆袭仇之终结医女惹火:嫁个猎户顿顿肉农家小青梅他和她们的群星龙尘叶知秋魂穿七零年:江玥被迫下乡当知青道界天下快穿之男主他靠投喂将媳妇拐回家方羽唐小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