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5/8)页
辱柱上。
    第二种观点认为李陵其情可悯,投降出于求生本能,在援军无望的情况下,保全三军将士的权宜之计,不能简单归咎于个人气节。郭沫若就表示,汉武帝的极端政策与战后清算,使李陵陷入绝境,最终被迫投降,是制度性的悲剧。
    第三种观点是我支持的,我们认为李陵起初只是诈降,打入匈奴内部,做无间道或效高渐离之故事,可汉武帝不分青红皂白杀光李陵家眷,使李陵彻底心灰意冷,索性“假投降”变成了“真投降”。】
    “三种观点,还真是说的头头是道。”
    “我觉得第二个比较可信吧,他是一个将军,要保证将士们的安全啊,虽然被俘虏了有活着的机会不也挺好的?”
    “没错,孤军奋战又看不到援军,这种情况能活一个是一个吧。”
    “这汉武帝也太操之过急了,刚听说投降之事就杀人满门。”
    “这还真不好说,在人家军营里是不是诈降谁知道呢。”
    “这皇帝也有错吧,不调查清楚就杀人,这样谁还敢在他手下干活,一不留神就是满门抄斩啊。”
    “哧,人家是皇帝,你不想干有的是人削尖了脑袋往里进,皇帝要怎么做还能听你的?”
    李广心脏一疼,他当然认为事实是第三种,不说他的孙子他有多了解就单说李陵之前做的事情他就不可能轻易投降。陛下啊,为何不多等一些时日,或许他的消息就传来了。
    【现在我们上知网也能查到很多,关于李陵最开始只是诈降的论文,可2000年前,没有人会给李陵辩护。汉武帝勃然大怒,满朝文武无不谴责李陵,此时却有一位小人物站了出来,不合时宜地指出了事件的疑点,我们应当记住他的名字,司马迁。
    李陵麾下步兵不满5000,却深入贼虏腹地,抵挡数万之师,最终攻势耗尽,士张空拳,已尽死力,纵使是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今日李陵虽战败被俘,未能以身殉国,但定然会再寻找机会报效汉朝。这场辩护超越了个人荣辱,构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上首次对皇权的正面挑战,堂堂皇帝被小小史官顶撞,当场破防,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不久,又有谣言李陵操练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子女。司马迁最
第(5/8)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吴云肖雪燕修罗剑神王腾综影视:女配她迷人又危险八零文工团美人,清冷空少撩红温天武神帝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离婚后,假千金她成了万人迷被困女子监狱五年,出狱即无敌被抄家?我搬空皇宫娇养废将军渣男骗我感情,还把我家吞噬成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