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一直都是个有主意的女人,这会儿盘算着家里的银钱,已经决定好接下来要做什么,但还得跟自家男人商量一下。不过她知道自家男人不会拒绝的。果然,下一刻就听到了王大石赞同的声音。
“刚想跟你说呢,咱们村长把他家的三个小孙女都送进学堂里去了。现在每天乐呵呵的,这要是放在一年前,哪儿能见到这样的场景?村长一家这么多年都为没能生出个孙子发愁的不得了,每每见面都是愁眉苦脸的,村长也当的没滋没味儿,可现在怎么说呢,他每天都笑眯眯的。现在也不说什么孙女儿没什么用不能顶立门户的话了。瞧瞧皇帝老爷,倒是生了四个儿子,可没一个顶用的呀,如今咱们宸亲王殿下横空出世,文治武功那是一顶一的好,这样一个女儿不是顶得上四个儿子吗?”
“咱们家小花也得去。小花聪明伶俐,我瞧着比狗蛋儿厉害的多,说不定以后也能当个女官儿,让她老子娘也跟着享享福。”
“哪有你这么说自家孩子的,当然是希望两个孩子都能出众啊!”
苏秀对两个孩子一向一视同仁。怀着他们的时候,因为是龙凤胎,她确实吃了不少苦。不过这又不是两个孩子故意的,因此她一向慈爱。现在家里有条件了,自然是要把两个孩子都送进学堂里。以前还担心小花的身子骨比不上弟弟强壮。别的不说,以后成亲生子就是一大难。可如今女子也能当官,这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了。谁说女子就一定得成亲生子呢?朝中那位淳于大人如今也算声名鹊起,她就没有成亲,可人家的成就难道比成亲的低吗?
反正这夫妇两个是已经打定主意把家里的小子丫头都送进学堂里,反正现在去学堂读书束脩也不高。更何况他们如今赚的更多了,那些笔墨纸砚什么的价格还比不上以前的一半,虽说不知道朝廷为何会如此大发慈悲,可他们都由衷的感谢。
这要是放在以前,像他们这等贫苦百姓,哪儿有机会把孩子送进学堂里读书呢?就算是七八岁大点儿的孩子也已经成为家里半个劳动力,得为家里干活做事。
两个孩子虽然年纪不大,可聪明的很,这会儿从父母口中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