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景泰帝一心想将大景打造成太平盛世,天朝上国,可毕竟这个皇朝建立起来才近十四年,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休养生息。而且这些年各个地方的官员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前朝遗留下来的。景泰帝已经竭尽全力给他们换血。可世家大族绵延数百年,留下来的资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打破的,哪怕将原先的臣子换下,也有与他们有利益关系的人顶上。谁让之前景泰帝找不到愿意真心实意为国家效力并且有真才实学的人?
毕竟治理天下至少得会读书写字,而在前朝年间,读书这项权益被死死的禁锢在上层人士之间,底层百姓别说读书了,绝大多数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写。
因此,很难找到能帮得上忙的人才。其实大景朝已经有科举选士制度,可是这项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才绝大多数还是世家大族之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笔墨纸砚太过昂贵,因此在研究农具的同时,书院众人也和黄良木及工部联合起来研究更便宜且能大量生产的纸张。
当然了,九阙之前就已经说过,只有大量白纸还是不够的,必须得有足够便宜的教化用书。如此这般,沿用之前的雕版印刷就不行了,必须得用更灵活方便的活字印刷。九阙干脆给了他们一个大致方向。有了这个方向就能节省大量时间,短短半个月,他们就已经将十分灵活好用的活字印刷术鼓捣出来,并且付诸行动。
用活字印刷术印出来的第一本书,是《论语》。
九阙找了个时间将它献给景泰帝,景泰帝小心翼翼的抚摸着深蓝色的书皮。在此之前九阙已经跟他普及过活字印刷术的便捷,以及带来的作用。因此景泰帝几乎是用一种虔诚的态度来对待这本书,他幼时家贫,别说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了,连看一眼上面的字都是奢望。虽说在带兵打仗造反的路上,以及这十几年的帝王生涯,让景泰帝得到了最高层次的教育,可他依旧在为年少时那个只能看着学堂方向羡慕的孩子叹惋。
若是能让更多像他当初那样的孩子读书写字,直接改变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