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对方放火怎么办?比如对方围而不攻,就是等着驿站内的人消耗粮食,直到最后活活饿死怎么办?
而反观“魏函谷关”,不仅城墙高大,而且守军又有一千五百人,关卡内又有军户作为兵源补充,背后又有“陕州军械仓库”作为兵器补充。
蜀王李恪要是去那里,肯定是万无一失,连擦破皮都不可能发生。
可是李世民的布局里,就是故意让安插在硖石关的棋子,把整个陕州和谷州的火力,都吸引到“魏函谷关”去。
李世民这么做的原因,也是和秦叔宝想的一样,也是看中了“魏函谷关”的坚不可摧。
李世民甚至都微操了,让秦函谷关的府兵只攻打一晚上,第二天的天不亮,就马上离开,就为了给驿站里的人时间逃跑。
李世民也是怕秦叔宝万一真的保不住“逆子李恪”,他也怕秦函谷关的府兵,万一因为秦叔宝太牛逼而打不进去,选择“围而不攻”,活活饿死里面的人怎么办?那局面就超出了李世民的掌控。
二者隔着两个州,百里的距离,出发点都不一样,居然因为同样的战略眼光,同样的军事才能,居然非常奇妙的想到一起去了。
结果还是玩儿脱了,李世民唯一一个要保护的人,反而在最不可能出现的魏函谷关出现,还被人偷袭打到吐血,倒下的时候,还在下意识的不停喊:
“阿耶救我&34;
“阿耶救我&34;
“阿耶救我&34;
“阿耶救我&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