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个道理,只是一味的催促进攻,导致了锦衣卫们人人都报着必死的信念,三百人在这里大战到死,最后只剩下七人。
    攻方原本一千五百府兵的军队,进过了一晚上的激烈厮杀,现在只剩下四百人还能活动。
    不少府兵已经出现了惧色,进攻也磨磨蹭蹭。
    王叔不是不想射箭,或者用云梯,但是这些东西攻城器械,都被严格管制起来,如果没有一州都督的命令,根本拿不到。
    这也是为了预防某一支府兵造反,不至于拥有攻城器械。
    不得不说,这确实很有先见之明,要不是这个规定,这个小小的驿站,早就被攻陷了。
    王叔找到自家少爷:
    “少爷,去追击的府兵没回来,我们得赶紧走了!”
    杨勇看了看眼前久攻不下的驿站,虽然不甘心,但是不得不放弃。
    造反是个严密的活儿,必须计划周密。
    按照计划,如果在上官家没有传出蜀王被刺身亡的消息,就要在天黑之前出兵攻打驿站,必须把蜀王抓住。
    只有抓住了蜀王,才能拿到蜀王身上的兵符,才能调集周围的府兵。
    但是如果没抓到,就要赶紧离开,因为一但天亮,就会有人去发现造反。
    其实根本不需要天亮,昨天晚上那么大的动静,周围的百姓不可能不知道。
    所以必须在天亮之前离开,赶往下一个地方,和硖石关的守将一起控制住魏函谷关的府兵。
    只要控制住魏函谷关,就能把整个陕州的通道都切断。
    原本秦叔宝以为,让蜀王离开驿站去搬救兵,就算最后没来,也能保全蜀王。
    殊不知,就是因为这样,才让李恪陷入了第二次危机。
    硖石关的守将是崤函古道造反的主要人物,从他刺杀李恪开始,就已经准备好万全之策。
    提前回到硖石关,就是为了整训府兵,然后再第二天和秦函谷关的府兵汇合,一起往魏函谷关走去。
    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陕州境内工程器械,刀枪剑戟之类的武器,全部存放在魏函谷关后面的仓库。
    魏函谷关后面,也正是陕州的刺史府和都督府的所在之地。
    这里当初就是三国时期,曹操用来保护粮道和囤积粮食兵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师父快住手,我可是你徒弟加点都能成武神了,谁还苦练功法天道掀桌,这小祖宗到底谁家的!偏心养子?但我是修仙的!穿书七零,成冷面军官掌心宠神医下山:先拿养子开刀最狂邪医强化系统:强化肾宝获纯阳圣体我真不是教父,我只想当个好厨子自遮天开始诸天显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