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也是老了,让对方多次算计。”寇相感慨道,“上山的时候他们不伏击,过林子的时候他们也不出手,偏偏选择了一个李平安的人撤了,咱们觉得安全的时候动手,可见对方何其狡猾,对李大都督又是何其的惧怕。”
寇相这一路走来,一直在思考敌人对他动手的可能性。
结果敌人太过于狡猾,选择了一个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地方才动手,这又让他吃了一惊。
而一边儿的李云,闻言惊讶道,“太爷爷,您怎么称呼我三叔为大都督?”
寇相哈哈大笑道,“你还不知道吧?朝廷已经任命你三叔为岭南南道大都督,使持节。”
“同时鉴于他负责的多是蛮荒之地,允许他开府建牙,有副都督一员,行军司马三人,判官五人,掌书书记三人,参谋随军四十人。”
“我的老天爷”尉迟云英一听,直接傻了眼,因为这话从寇相嘴里说出来,意味着肯定是真的。
而且大都督,使持节,便是没有节度使之名,但已经有了节度使之时。
接着便听到寇相说道,“你三叔这个大都督,与寻常大都督不同的是,乃是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可以掌总军旅,专诛杀,具币秣兵仗可一人独掌,兵部不可干预。”
“令朝廷鉴于你三叔,有经略蛮夷僚人之能,除大都督府之外,新增一职,为岭南南道经略使,负责绥靖境内各部落,经略海路两师,治所就在剑阁,统兵两万五千四百名。”
李云听完,直接傻了。
他就出了个门,三叔一转眼怎么就成了封疆大吏了?
当下,李云毫不犹豫的跪地磕头,“小子替三叔,谢过太爷爷。”
寇相摆摆手道,“不必如此,你三叔能有今日,一是他有经略地方之能,能够在接替龙州刺史之后,毫不气馁,打击贼寇,驱逐南越,有大功于朝廷,二是你太爷爷我,要去经略南诏,单单指着剑南道的支援肯定是不够的,还要仰仗你三叔。”
尉迟云英也说道,“确实如此,如果寇爷爷打着南诏正在僵持阶段,南越人不惜一切代价杀过来,将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