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相自己也是一路南下而来,很多东西都是亲眼所见,“你们的意思是,朝廷这一次加税,以及世家的盘剥,彻底将最底层的百姓得罪了,大家都觉得没有了活路,会爆发一场推翻王朝的革命。”
“还有这天灾。”李平安脸上的忧虑更甚,“现在各地的庄稼都不收粮食,大旱之后,往往还伴随着蝗灾、瘟疫,此外还有大涝。”
“老百姓一口吃的都没有了,他们不造反,还干啥?”
“被饿死,也不去反抗的人肯定有,但肯定也有造反之人。”
“现在的大康就像是一团枯草,一颗火星子,便能燃起熊熊大火,而且最终会成为燎原之势。”
“而如今,这火星子已经出现了,那便是洞庭湖。要知道洞庭湖在南国也算是富裕之地,其他地方的百姓是什么处境,更是不言而喻。”
“那该如何是好?”寇相虽然内心还有些抵触,但是李平安和尉迟常的分析合情合理,他是久居朝堂中枢,思想麻痹,很多时候不愿意相信而已。
但是他也意识到,这种事情,真的很有可能发生了。
“想要解决太简单了,朝廷派遣特使,巡查各地,提前从太仓中调转粮食,做好赈灾准备。”李平安说道,“同时,朝廷应该停止苛捐杂税,减免赋税,或者允许百姓拖欠。”
“然后再借粮种、耕牛给百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很多事情说起来简单,你说的这些,其实已经有人跟朝廷建议过了,蒲大人也算是正直之臣,结果说完,就被发配到了辽东。”
“我还是那句话,圣人不是不懂,但是做不到。”寇相叹息一声,揉捏着眉心说道。
“谁都知道千难万难,可除此之外,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李平安问道。
“哎”寇相张了张嘴,无奈地叹息了一声。
李平安的眸子闪过了一丝失望之色。
李平安找过不少有经验的老农,他们都说,今年冬天极其寒冷的可能性高到了九成。
凛冽的寒冬,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也是一场浩劫。
因为只要有一口吃,夏天再热,百姓也热不死。
但是冷,是真的会冻死人的。
特别是饥荒年百姓吃不饱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