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缺乏粮草,南越的军队不得不后撤,将大量的百姓放弃不顾。
宇文亮则将这些百姓打包带回,廉价卖给了李平安,也算是给儿郎们一个交代,让大家有一份额外的收益。
至于那些死活不肯来大康的,宇文亮说是放了,但是李平安估摸着,十有八九是死了。
寇相这段时间,一直在定南州的边地考察。
不过是在西北边塞驻守多年的老臣,他在巡视期间,一眼就看出了宇文亮和萧刺史跟南越人之间存在猫腻,甚至李平安跟南越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但这都不是他关注的重点,在他看来,守着边疆,这些地方实力派,如果没点东西,那完全不可能。
尤其是在大康国势衰退的情况下。
他更加注重的是,边疆要塞的防御情况,以及边塞诸多堡垒士兵的物资补给。
在巡视完毕之后,寇相做到了基本的心里有数。
在他看来,宇文亮就是个演戏的戏子,真的出事儿,跑得绝对飞快,尉迟常的大军不在的情况下,一旦有问题,还得指着李平安。
不过让他庆幸的是,因为有地方官府的支持,以及民心所向,李平安在定南州的实力非常雄厚,镇守定南州和龙州是不成问题。
巡视边疆完成之后,俘虏也都运回了大康,寇相在边塞没有意义,他老人家便想去七里堡以及新城看看。
尉迟常也很无奈,他知道李平安肯定不愿意让寇相这种大人物参观七里堡,但长者有想法,他也不能拒绝,便跟李平安聊了聊。
让尉迟常出乎意料的是,李平安没有丝毫拒绝的意思。
甚至还派出了大量的乡卫护卫寇相的安全。
大队人马折返,在靠近七里堡的时候,便逐渐愤慨了,而寇相也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叫做欣欣向荣。
不过给寇相的感觉,这里就像是个无底洞一样,不断吞噬着从四面八方而来的百姓。
这些百姓,千里迢迢而来,一脸震惊地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农田。
他们知道,七里堡的乡卫不好得罪,就一个个蹲在路边儿发呆。
远远地看到七里堡的大队人马路过,旌旗招展,这些流民就像是看到了曙光一样,纷纷冲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