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汴京朝廷的文武百官包括道君皇帝,对高俅大胜而归都持着乐观态度,
然而传回来的消息,让所有人都是大吃一惊。
"太师,小的亲眼所见,高太尉的人头在梁山忠义堂前的旗杆上飘着,如今估计都臭了!
水师全军覆没,新训练的水师折损大半,节度使们伤亡过半,剩余的节度使以边地不稳为由,都已经带兵回了边地。"一名探子哭着说道。
蔡京众人听着消息,都是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仗打成了这样子。
"哎,高太尉出征损兵折将,损失了半数兵马,自己还赔了性命!老夫怎么跟陛下交代啊!"蔡京急得直跺脚。
这事情太大了!当初童贯损兵折将回来,蔡京诸人还能遮掩!
如今高俅都死了,边军节度使都挂了一半!如何能够遮掩!
不同于蔡京捶胸顿足,此时的童贯却是内心暗喜!
所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自己带着五万人马出去,起码还带回了两万多人!而且自己也是全须全尾跑回来了!
这高俅带的可是禁军精锐,还有大宋最精锐的边军十节度使兵马,如今十节度使都挂了五个,连高俅小命也丢了!
梁山还是那些人马,这不变相说明,自己领兵打仗的功夫要比高俅强太多吗?
"太师,我看这事,谁也瞒不住,还是早早告知陛下吧,丝毫不能隐瞒!"童贯说道。
蔡京听着这死太监的话,内心非常不爽,不过也是没有办法,只能点了点头。
蔡京心想:罢了罢了,虽然高俅算是自己这一条船上的人,可是刀剑无眼,他就要去逞威风,急着去投胎,自己也没办法!
高俅死后空出来的位置,自己可以奏明陛下,派心腹之人顶上去。
如果是蔡京,就算给他百万人马,他也不会去亲征梁山贼寇。
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蔡京熟读圣贤书,文人进士出身,自然知道这个道理。
童贯是个死太监,看的又是兵书,没文化自然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失败被官家嫌弃。
而高俅是泼皮无赖市井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