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古城,既有大漠孤烟的苍茫,又有丝路文明的厚重。此行,他循着历史的脉络,探访金城古迹,在烟火与静谧的交织中,感受千年金城的魂魄。
抵达金城后,夏先衍的第一站便来到了金城市博物馆灵源之地。
金城市博物馆,馆址原为明代肃王家庙“白衣寺”。寺塔犹存,八角十三层的密檐式砖塔高耸,塔身风化斑驳,却仍可辨明代砖雕的莲花纹样。
金城市博物馆灵源之地被夹在现代建筑的缝隙之中,所处空间极为狭小,并不适宜过多人在此修行,因而这里显得格外静谧。
夏先衍漫步走进博物馆,饶有兴致地欣赏着馆内的文物。馆内展出的西夏文铜印、金累丝嵌玉观音簪,诉说着金城作为丝路枢纽的繁华。
他抚过玻璃展柜,遥想肃王妃熊氏在此焚香祈福的旧影,叹道:“一塔一簪,皆是王朝兴衰的注脚。”
在金城这片土地上,夏先衍敏锐地感受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气息。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碰撞,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这里自古就是“联络四域、襟带万里”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秦朝时设榆中县,西汉时设金城县,东汉时设金城郡,五胡十六国的西秦曾建都兰州。
西汉名将霍去病两次从兰州渡黄河北击匈奴,将河西走廊纳入中原王朝版图,由李息在今金城西固区修筑城池,以“金城汤池”之意而名金城。
早在2000年前,西汉张骞经金城出使西域,开辟了贯穿亚欧大陆、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使兰州成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茶马互市”和商埠重镇,在沟通和促进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班超出使西域、法显和玄奘取经求法、达摩讲学,都在金城留下了历史的印记。
沉浸在金城市博物馆灵源之地的气息中,夏先衍识海之中的人书悄然开启了新的篇章。这,正是他不远千里来到大西北的主要目的 —— 完善人书。
华夏守护之灵曾告知他,人书中的《法华心经》也开启了后续境界的修行篇章,传达完这个消息后,便沉入识海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