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时不时的在一旁插话。
说到教育,赵刚伸手从上衣口袋一掏,掏出一本巴掌大的本子来,递给周飞看:“这是前不久大规模刊印的新华字典,你看看~”
周飞听得又惊又喜,连忙伸手接过了字典。
1943年出版的《新华字典》很薄,纸张很粗糙,土黄土黄的,看着像是农村作坊盗版印刷出来的,非常的廉价。
不过,拿在手上,周飞却有满满的成就感,这里面有他一份功劳。
大概翻看了一会,周飞知道这《新华字典》为什么这么薄了,原字典的很多字被删掉了,并没有往上面放,出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
而且,字典里的的字,释义也少了很多,很多没必要的释义也是直接删了。
“挺好的呀!”
周飞满意的称赞了一句。
字典就是给人识字用的,只要会用会认,就足够了,越简单越适合大规模普及,越能够快速的完成扫盲工作。
真要一个字一个字去抠,和孔乙己讨论一个茴字有多少个写法有什么区别?
那不是做教育、做文化工作的态度!
抠字眼的去编字典,那不是负责任,那只不过是老太婆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
“东西是好东西,就是老师太少了,不早说像你们那边小学、初中、高中这样分级,一起教也是缺老师缺得很……”
李云龙在旁边烦恼的说道。
赵刚则继续说道:“现在我们是全民学习运动,边工作边生活边学习,搞夜校……等等各种方法~”
周飞听得连连点头,这个模式和建国后的扫盲运动相差不大了。
想来,这边这次把扫盲运动给提前了。
不能全国一盘棋的搞扫盲运动,那就先在统治区搞扫盲运动。
尽管这个时期搞扫盲运动肯定没有建国后那么有效,但也绝对好处多多。
扫盲运动直接点收获,人民接受了教育,整体素质提高了。
其次,通过扫盲运动,让全国人民看一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为老百姓办事,谁才是真正的中华民族的继承者,谁才是在为中华民族的传承做努力。
与此同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