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村这个名字,也是巧合。估计是姓李姓王的实在太多,虽然当时各地安排的时候有意拆散那些宗族,但分配到这个村子的都是这两个姓,不过他们之前没关系,所以也就叫了这个名字。
    这个村子的村长是几年前选出来的,平时乐于助人,办事也利索。
    将所有人安排好,又去查看村子的防御。
    安南以前几百万人,但归于安南朝廷管理的估计就一半,剩下的都在各个大山丛林里,生活很原始。
    大明接管后,对整个安南进行了连续几年的扫荡,大部分人都被抓了出来,现在安南各地的道路、开荒基本都是这些人做的。
    这些人野性难驯,和外面的安南人有很大差别。外面那些安南人和大明百姓没多大差别,有些就是中原汉人以前迁移过来的,所以大明对这些人和南洋土著不同。
    在朱由校的命令下,当时大明收缴了所有和安南有关的书籍,将那些有文化的安南人迁移到了内地。
    剩下的都是文盲,然后朝廷发布命令,凡是会说大明话的都可以和大明百姓一样,置地安家。
    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底层人,可不懂什么叫亡国,高高兴兴的就去学习大明话。
    十几年下来,整个交趾都司都是说大明话的人,新想起来的年轻一代,也都是学习大明文化成长起来的,这些人已经被同化过来了。
    而山里那些人,根本难以驯服,朱由校也懒得管,和南洋那些土著一个待遇。
    虽然清缴过,但还是有漏网之鱼,时不时就有出来伤人的。
    所以这些移民村子都有衙门组织的民兵,之前朝廷武库抽调了大批冷兵器过来,还有少部分燧发枪,武装这些移民。
    像是李王村,就有民兵六十人,基本家家户户都有人在里面。平时干活的时候,这些民兵轮流在外围警戒,保证安全。
    李王村还不错,都是陕西过来的,民风还算彪悍。之前也有那些安南土著来偷袭他们,被这里的民兵当场砍死二十多人。
    村长检查一遍,各个民兵做的还不错,没有错漏。
    大约上午九点,县衙的人来了,带队的是竟然是主持全县学政的教瑜。
    这教瑜叫刘文,是之前科举落榜的一名举人,不甘心回家种地,就响应朝廷号召,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遭遇海难,我救了美女上司娇软美人一哭,七零糙汉心都化了断情缘废婿化龙,美艳娇妻求复合手机连未来,破产又何妨模拟星铁:奇迹归你,死亡归我我踩死条虫子,你说我屠了条龙?重生84:一切都靠手抗战:让你当团长,你搞合成旅?穿入洞房,农家丑女要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