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内,朱由检来回踱步,案头摆满了各地关于粮荒的奏报。&34;报——&34;一名太监急匆匆闯入,&34;启禀陛下,城外饥民已开始抢夺粥棚,局势恐将失控!&34;朱由检猛地转身,眼中布满血丝:&34;朕的大明,难道要亡于这区区粮食?&34;】
【次日早朝,奉天殿气氛凝重如铅。朱由检将米价暴涨的奏折狠狠摔在龙案上,奏折滑落在地,惊起满殿寂静:&34;看看!去年江南丰收,如今京城米价却涨至百钱一斗!百姓食不果腹,你们就拿不出半点办法?&34;】
【内阁首辅洪承畴整了整官袍,上前躬身:&34;陛下息怒。如今寒冬腊月,水陆运输皆停,此乃天灾。唯有等开春后,漕运恢复,方可缓解粮荒。&34;】
【&34;等?&34;朱由检怒目圆睁,&34;等到开春,百姓都要饿死了!去年增设漕船、广备车马,结果如何?还不是被一场风雪堵在了半路!&34;】
【刑部尚书乔允升小心翼翼地出列:&34;陛下,要不先开仓放粮,解燃眉之急?&34;】
【&34;仓里哪还有粮!&34;朱由检猛地拍案,震得案上的玉玺都微微晃动,&34;朕要的是一劳永逸之策,不是拆东墙补西墙!&34;】
【殿内鸦雀无声,众大臣纷纷低头,不敢言语。这时,工部侍郎宋应星捧着《梦溪笔谈》,犹豫再三后迈出一步:&34;陛下,臣曾研读古籍,见古人有挖掘地下甬道运送物资的记载。若能改良,在地下修建运粮隧道,或许可不受天气影响,保证粮食随时运达。只是……这工程极为浩大,需解决通风、承重、挖掘技术等诸多难题,且尚无先例可循。&34;】
【&34;没有先例,就由朕来创造先例!&34;朱由检握紧拳头,&34;即日起成立&39;地龙监&39;,朕要在地下挖出一条贯通南北的运粮通道!三个月内,必须看到试验段!&34;】
【地龙监设在京城南郊一处开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