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天监设在京城西山脚下的废弃道观。斑驳的三清殿内,工匠们围着朱由检手绘的草图议论纷纷。老木匠周阿公将旱烟袋敲得梆梆响:&34;陛下,人又没长翅膀,咋能飞?这木架子绑在身上,怕是摔下来粉身碎骨!&34;】
【年轻的风筝匠李三却踮着脚凑近图纸,眼睛发亮:&34;师傅,您看这机翼像不像巨型风筝?我做了二十年风筝,要是把竹骨换成更坚韧的檀木,再加上脚踏驱动&34;】
【传教士汤若望推了推银边眼镜,神色严肃:&34;飞行需遵循空气动力学原理,仅凭人力恐难持久。且上升、转向、降落的控制装置,必须精确到分毫。&34;】
【首次试验在暴雨初歇的清晨。简易的飞鸢舟由竹木结构与粗麻布构成,尾部绑着巨大的平衡木。试飞员陈大胆握紧操纵杆,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中从山崖跃下。飞鸢舟刚滑翔出二十丈,突然一阵侧风袭来,机翼剧烈抖动,整架飞行器如断线风筝般坠落。】
【&34;快救人!&34;朱由检拨开人群冲上前。陈大胆虽被安全绳吊在半空,但右腿已扭曲变形,鲜血顺着麻布机翼滴落。&34;为何失控?&34;朱由检揪住宋应星的衣领。】
【宋应星浑身湿透,颤抖着检查残骸:&34;陛下,机翼结构太脆弱,无法抵御强风,且没有转向装置&34;】
【&34;限你们十日改进!&34;朱由检甩下这句话,转身时袍角扫落了案上的设计图。】
【第二次试验,改进后的飞鸢舟加装了可调节的帆布尾翼。当它升至半空中时,脚踏驱动的竹制螺旋桨突然断裂,锋利的竹片划破机翼。飞行器打着旋坠落,险些撞上围观的百姓。】
【朝堂上,弹劾奏章铺天盖地。御史大夫郑三俊举着带血的竹片,声色俱厉:&34;陛下,这妖物已伤数人,耗费白银万两却毫无成效!若继续纵容,必遭天谴!&34;】
【吏科给事中朱国弼也出列弹劾:&34;陛下,自翔天监设立,已耗银三万两,相当于江南十县赋税!与其造此无用之物,不如将钱财用于赈济灾民!&34;】
【朱由检举起染血的设计图,冷笑:&34;天谴?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