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京都最大的地主就是皇室,景平帝带头缴纳了多出来的税,之前他们皇室中的土地都是皇庄,可是从来都没交过任何赋税的。
    皇室里一看陛下都带头缴纳,然后老秦王也跟着交了税款,下面的人一看,陛下与皇室的族长都交了,他们也不能对抗,都忍痛交了呗!
    景平帝一带头,各官员们只有捏着鼻子把赋税要不交了,要不卖地。
    不出二月,京都中又多出了很多土地出来,这都是那些不想多交赋税的人卖出来,户部全都收回了国有。
    再分派给下面无地的良民,这些土地规定三十年内不可买卖变更。
    随着赋税的增加,户部的口袋里空前地富裕起来,百里茂与户部上下官员每天看到崔愈,就像是看到了财神爷。
    苏丞相处理完家族事务后,被陛下罚俸一年,官职降了一阶。
    看到这改革带来的初步成效,心中对崔愈也多了几分敬佩,要是让他像崔愈这样与满朝文武作对,推行变法,他是万万不敢的。
    而殴丞相虽仍心有不甘,但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改革一步步深入,毕竟崔愈手中还握着他的把柄,不敢轻举妄动。
    随着时间推移,赋税改革已推行至周边州府,每一州府,她都派了暗龙卫去监视着,避免下面的官员们阳奉阴违,弄虚作假。
    崔愈深知教化的重要性,便向陛下提议在原先义学的范围上,在每个州府县设立义学堂,让农家子弟也有读书识字的机会。至于钱财嘛,则从每年的赋税中拿出百分之二用来办义学。陛下准奏,于是各地开始兴建义学堂。
    义学堂的资金分为三部分,一部分由大周每年赋税中抽出百分之二,一部分由陛下名下的纺织厂得到的提成中抽取,另一部分崔愈号召富户捐资办学,以换取名声和一定的政策优惠。许多富户权衡利弊后,纷纷响应。
    学堂建成后,不少聪慧的农家孩子得以入学。知识开始在乡间传播开来,农民们学会了更好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土地赋税的改革,带动了教育改革,现在的义学堂里姑娘的入学率提高了不少。
    经此一事,改革之路更加顺畅,改革后,大周的赋税增加的更多了,多出来的赋税反馈给了底层百姓。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需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铁雪云烟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神三群聊:三国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快穿:拯救那个反派小可怜综影视:拯救意难平男二们科普氧气有毒,全网骂我有病官道之绝对权力捡到福星闺女后,百兽排队送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