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讨论进入了更加深入的细节层面。关于在洛市建设非遗文化建筑群的具体规划,高宇提出了详细的设想。
他建议将建筑群分为多个功能区,包括非遗展示区、传承体验区、文化交流区等。在非遗展示区,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展示各种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传承体验区则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让游客亲身参与制作过程,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文化交流区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吸引国内外的文化专家和爱好者进行交流与合作。
“这样的规划能够充分发挥洛市的资源优势,将非遗文化与旅游、教育、文化交流等产业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高宇解释道。
陶奕希微微向前倾身,神色专注且认真,条理清晰地阐述道:“从财政角度剖析,在洛市建设非遗文化建筑群这一决策,实则能为宁县带来意想不到的利好。洛市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与丰富的资源整合能力,完全有能力独立承担起该项目的资金需求,如此一来,宁县无需在这个项目上投入资金,也不用承担筹集资金的压力,这无疑极大地减轻了宁县的财政负担。”
她稍作停顿,端起水杯轻抿一口,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宁县因此可以将原本预留用于该项目的资金,合理调配到建设宁县本土非遗基地上。
这笔较为充裕的资金,能够为宁县本土非遗基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可以精心挑选基地的选址,确保其处于文化氛围浓厚、交通便利的区域,方便民众参与和学习。在基地建设方面,不仅可以打造现代化的展示场馆,用于展示宁县独特的非遗项目,还能设立专门的传承工作室,为非遗传承人提供舒适、专业的创作与教学环境。”
“不过为了确保资金使用的科学合理与透明公开,我们仍需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哪怕宁县不参与洛市项目的资金运作,在建设宁县本土非遗传承基地时,也可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委员会,其职责涵盖资金的筹集、使用以及监督等各个环节。
定期向社会详细公布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