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尔图罗眼中,每个人都是一谱不同的‘乐章’,乐章由不同旋律的曲目组成,而这说起来玄之又玄的‘旋律’,究其本质,其实不过是人类大脑中,一簇又一簇的‘记忆’罢了。
而记忆的清晰强弱,抽象过来就是旋律的音强,而每一段记忆所侵染的个人体悟——喜怒哀乐、惊惧疑虑,便是这曲‘旋律’的曲调、音符了。
而阿尔图罗平时通过‘演奏’来感知他人感情,甚至是操控他人情感的手段,说到底就是与他人‘旋律’之中,寻找某个埋得够深,却又足够刻骨铭心的瞬间,与这段旋律进行共振,放大这段旋律,逼迫他人强行回味这段记忆,几乎是操作他人再一次身临其境地体味那一段过往,进而‘直面本心’。
当然,共振的过程中,当事人的旋律片段得到强调,重温旧事之余,与记忆旋律相伴的情绪音符自然也会得到强调,进而影响当事人的情绪和心境了。
重温过往、直面心魔、再度体验当年的情绪,这个过程中,自然是祸福相依的——当事人持续感受当年的旋律和情绪音符,确实可能引导其直面本心,然后是浴火重生,但也有可能,是被折磨得失了心智,变成疯子。
友善的情况,是阿尔图罗引导他人直面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梦魇,间接帮助其克服心魔,坦然面对真正的自我,引导当事人顺从‘本心’,追逐自我——比如安多恩等人。
而恶劣一些的情况,就是受害者深埋心中不愿面对的记忆被阿尔图罗不断强调,而他们又不能像安多恩那样直面梦魇,反而可能被自己的记忆折磨得痛不欲生,诱发记忆障碍、神经衰弱,甚至是自我毁灭倾向之类的病症。
扯远了···且说当下,阿尔图罗终于得以窥见艾丽丝的旋律,却又实在被艾丽丝这毫无寻常‘乐感’,喇叭噪音一样的曲子给震得头皮发麻,内心惊惧不断了。
这份惊惧,一部分来源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聆听艾丽丝的旋律,对于阿尔图罗这样的大艺术家来说,大概就相当于寻常人类接触克系的不可言说存在。受无法理解事物的影响,导致理智疯狂下降。
另一部分,就是当下破局无望的绝望了——她一刻找不到艾丽丝深埋的旋律,便无法通过音律的‘共振’将那段旋律强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