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地主与豪绅,为了追逐证券市场的滚滚财源,竟心甘情愿地献出世代相传的田亩,使得新政得以顺利推行。
朱允熥曾在给老朱的密集中,向他剖析过里面的奥秘。
地主豪绅占踞土地,其本质为掌控了一种可绵延世代的生产资料。
所以,当有另一种生产资料出现,并能替代原来的生产资料时,田地的地位,便变得不再重要。
成立股市,开设证券交易所,让地主豪绅购买公司的股票,成为股东,他们便拥有了新的生产资料,从封建地方,华丽转身为资本家。
田地自然也就交出去了。
老朱在申城时,便对经济学颇有钻研,与朱允熥也通过信件谈论了许多,知识面得到扩充。
再加上他天资聪颖过人,稍一思索,便洞悉了这一道理。
然而,真正置身于金陵证券交易所,目睹那人潮涌动、热情如沸的盛况,老朱的心神依旧被深深震撼。
交易大厅内,喧嚣声此起彼伏,似要冲破穹顶,投机者们眼中闪烁着对财富的渴望,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狂热。
大厅的前方,有几块巨大的黑板。
交易员正不断接收着下方买卖双方的报价,然后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最新的交易价。
在这里,钱仿佛不再是钱。
一手股票交易几十两乃至上百两银子,而大厅里几乎每分钟能要交易几百手乃至上千手。
一天下来,至少也有数百万两银子的交易额。
饶是老朱这个大明的开国帝王,都看得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毕竟,在以前,汇聚了整个大明财富的国库,里面的银子也不是这么的。
为了打仗,赈灾,建设宫殿或城墙,修缮河堤等,投入数百万两银子,朝堂上的官员,都得为此而扯皮几个月。
那时候,大明全国一年才两三千万两银子的税赋呢。
这还是将粮米布匹等物资都折算成银子后,才有的收入。
单纯的银子,一年也就几百万两罢了。
而且,这些银子该怎么花,还没进入国库之前,很多就早就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