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群臣入口之后,无不目露惊喜,纷纷赞叹其味绝伦,远胜寻常蔬果。
有老臣捻须颔首,称其“入口如蜜,回味无穷”。
有年轻官员难掩兴奋,低声议论此物若推广种植,必能解民间饥馑之忧。
只可惜,每人仅得一小块,入口不过一瞬,余味未尽,便已食毕。
品尝甘薯的余韵尚未散去,郑和又恭敬地步上前,双手奉上一叠珍贵的国书。
这些国书是他历经艰险,遍访海外诸国时,各国君主递交给大明的信函,象征着对大明的敬意,希望与大明建立联结。
当初朱允熥派遣郑和出海的本意,不过是命他探寻新大陆,验证航路的可行性,并带回甘薯等农作物,以解民生之需。
至于遍访天下诸国,搜罗各国国书,并非是他所托。
郑和手中,仅握有一份大明正使的凭证,简陋得近乎寒酸,并没有专门给各国的外交文牒和国书。
然而,凭借过人的机敏与胆识,郑和在航行海外之时,游刃有余地周旋于各国之间,赢得了异邦的信任与尊重,将这些国书带回大明。
这份意外之喜,令朝堂上下无不叹服。
朱允熥接过国书,目光流转,细细翻阅片刻,脸上浮现一抹喜色。
他随即将国书交到身旁的姚广孝,吩咐道:“着政务处会同礼部,速速遴选精干使节,筹备出使事宜,前往这些国家,尽早与这些国家建立起邦交。”
“大明当与海外诸国共谋和平与发展,互通有无,如此,方能彰显我天朝上国之风范。”
礼部负责外交,而姚广孝手中执掌着专门刺探国外情报的大明情报局。
大明情报局为了刺探情探,自然搜罗了不少熟悉海外情况,精通诸国语言的能人异士。
外交工作通常都是随着情报工作一起展开的。
派往某国外交人员,通常也担负收集该国情报的工作。
毕竟,秘密潜伏而得到的情报,其实只占一小部分。
大部分情报,实际上是收集的公开的情报。
比方说,外交人员到了这个国家,与这个国家的官员交往,了解这个国家军事,政治,朝堂局势,老百姓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