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增的人口如潮水般吞噬着山川林木、矿藏水源。
掠夺的脚步远超这片土地的承受极限。
在真实的历史上,甘薯和土豆引入华夏,也同时伴随着人口的激增,而且是极低质量的人口增长。
老百姓的日子非但未见改善,反而日渐困顿。
过得一天不如一天,每况愈下。
除了极少数权势显赫的贵胄,大多数人挣扎于贫困的泥沼,艰难度日。
若非工业革命的火种点燃,若非现代文明的曙光降临,这场由甘薯与土豆引发的汹涌人口浪潮,或将酿成灭顶之灾。
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森林退化、河湖干涸,说不定得重演复活节岛的悲剧。
资源耗尽,文明凋零。
尽管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工业革命的发生,而最终避免了这一幕。
但人口和资源,始终在后世很长一段时间内,困扰着华夏大地。
花了很多年的时候,才慢慢解决。
不过,现在的情况不一样。
如今大明的人口其实并不多。
人口和资源的矛盾还没有那么尖锐。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切会改变。
但朱允熥早就做了布置,开始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使山川重披绿装,江河再焕生机。
更别说,他手中还握着“科学”这张王牌。
蒸汽机早已问世,蒸汽机船和蒸汽机船都造出来了,工业革命已然在事实上启动,并在他的布置下,以越来越快速度推进。
老朱凝视着他,听他言辞铿锵,条理分明地阐述,心中的疑虑也云雾消散,眉头舒展了开来。
这个孙儿,总是出人意料,胸中似藏无尽韬略,奇思妙想令人叹服。
他能开创“科学”一脉,能发明蒸汽机,发明水泥,造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又极其有用的宝贝,相信他也真能让甘著和土豆达到那样的产量。
“熥儿,你既然如此笃定,那咱便拭目以待。”老朱爽朗大笑。
朱允熥转向一旁的郑和,笑道:“郑和,你开辟环球航路,功勋彪炳,更携回大量的甘薯、土豆、玉米,为大明奠定富庶之基,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