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8)页
卑之别为天经地义,不容撼动。
    另一方面,则是暗藏心机,欲借此事为筹码,在后续的博弈中谋取更多回旋余地。
    他的算盘打得精明:我在废籍之事上退让一步,其他新政推行时,是否也该轮到你们做出让步?
    这才是王佐真正的如意算盘。
    他的神情,全是故意做作。
    然而,朱允熥对此却毫不在意。
    他胸有成竹,因为接下来的几项新政,皆不触及根本性的利益纠葛,无需与群臣针锋相对。
    思及此,朱允熥朗声开口,语气坚定而从容:“第五项新政,即兴建师范大学,广育师资,推广大明官话。”
    “同时,令各地当兴办公学,不仅为童子启蒙,更要趁农闲之际,为成年百姓开设补习课程,教其操持官话,识读《大明日报》,掌握基础算术,彻底摆脱文盲之困。”
    早在先前,太祖朱元璋便以铁腕推行“义务教育”,命各地设立公学,甚至将学堂之光洒向偏远乡村。
    此举虽高瞻远瞩,却引来朝臣一片非议,斥之为劳民伤财,收效甚微。
    然而,老朱力排众议,以无上威严压下反对之声,硬是将此事推行下去。
    若依正常历史脉络,老朱驾崩之后,这些公学恐难逃被废弃的命运。
    朝廷诸公皆视其为无底之壑,耗银无数却难见回报,早已心生不满。
    可朱允熥的横空出世,彻底扭转了这一轨迹。
    “昔日皇爷爷开设公学,这是大明盛世的根基。”
    “今朕承其志,必将此道发扬光大,使天下子民,皆有书可读,开启民智!”
    朱允熥首先高高举起太祖的大旗,语气中带着一丝庄重与缅怀。
    继承先帝遗志,乃天经地义的孝道,亦是这个时代无可辩驳的“政治正统”。
    谁敢在这上面公然唱反调,无异于自寻绝路。
    随即,他话锋一转,继续道:“古人云,‘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然朝廷所需之才,终究有限。”
    “科举取士,百中难出一俊,读书人纵有满腹经纶,若不得朝廷录用,便难以立足世间。”
    “正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此言何其悲哉!”
    朱允熥语气微转:“今朕开
第(3/8)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黑色档案,官场沉浮二十年美恐:我邪恶主教,开局驯服魔女八零大佬绝嗣?好孕娇娇一胎双宝!抗战之关山重重听懂毛茸茸,精神病摊牌竟成团宠?凡人:从魔道开始的天灵根我的功法自动升级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重生八零,我一皮包公司竟成了科技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