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淡淡的霞光,横亘天际,举目望去,铺满了东方天地交接处的苍穹。
从这处眺望,城外高耸的烟囱隐约可见。
在清一色原汁原味的古朴建筑间,透出一抹工业化的新潮气息。
前来上朝的文武大臣们,个个都来得极早。
他们在皇宫外三三两两聚拢着。
小贩们推着小车,送来了早餐。
官员们见状,纷纷围涌而上,抢购包子、馒头之类的食物,暂且填充饥肠。
趁着这个间隙,众人都在相互打探消息。
这也正是他们来得如此之早的关键缘由。
昔日老朱在位时,早朝时间定得甚早,且每日都得上朝。
然而,朱允熥登基为帝后,不仅将早朝调整为十日一次,而且时间从卯时直接往后推了四个小时,改到了巳时。
如此一来,官员们来上早朝,大可以在被窝里多睡些时候,不必四更天便起身准备,匆匆赶来上朝。
但今日并非寻常的朝会,而是陛下昨日骤然降旨临时增设的,官员们都想预先探听下情况,这才早早地在皇宫外聚集。
“此番陛下突然召集全体臣工早朝,诸位可听闻什么风声?”一位官员低声询问身旁的好友。
“还不是为那血书求救之事嘛!昨日陛下已明发圣旨,把政务大臣、左都御史杨大人狠狠斥责了一通,此事闹得满城风雨,难道你竟还不知晓?”有官员回应道。
“这个倒是略有耳闻,不过就是几个百姓遭人拐卖,在海外陷入困境罢了,陛下为何竟如此震怒,甚至为此特意召开大朝会呢?”
有官员对此深感不解。
在他看来,不过是百姓上当受骗,并非什么严重至极的大事。
自古便有“民不告,官不究”的说法。
那些百姓自己不慎被骗,也怪不得旁人。
朝廷甚至压根无需过问。
“或许是都察院收到血书求救后,并未第一时间上奏朝廷,而是将消息隐瞒了下来,陛下是通过情报局才得知此事,并非臣子主动上奏,所以才这般怒不可遏?”
有官员这般推测。
自古欺君便是弥天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