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种振动波。
    但谁能想到,爱因斯坦这位顶级大佬在20世纪初,又通过光电效应理论证明了光的粒子性。
    哦吼,这下子学术界就热闹咯。
    到了1924年,有个叫德布罗意的家伙,提出了一种凑合着过的理论:波粒二象性。
    这个理论就相当于一个老好人:对对对,你们都是大佬,都对!光同时具备粒子和波的特性,这样才暂时调合了两种理论。
    但,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托马斯·杨的这个简单的实验被同行们进行了各种魔改,每一个魔改的迭代,都能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实验结果。
    而江夏,就曾经很痴迷于这些实验。
    什么分身有术、什么妈妈回家的一瞬间、什么晚点再决定之类脑洞大开的实验,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好玩的是,这些实验,有些其实根本就是脑洞风暴,但你只要提出来,就会引得那些沉浸在波尔理论、状态函数、泡利原理中无法自拔人们的惊叹。
    至于实现这种实验的困难,完全可以用“晴朗天空的几朵乌云”来概述嘛。
    就像黑体辐射问题和光电效应实验一样,无法解释的多了去了。
    用这玩意来刷新下外界对我们学术的看法,再好不过了。
    要交流,要沟通,你手里总要有些别人没有的东西才行,是吧。
    要不然别人都不带你玩,那你还混个铲铲……
    行了,不说多了,我估计你们现在的脑浆子已经快熟了,作者也快熟了。
    悄悄说一句,提出“杨-米尔斯规范场”的那位,真的是位伟大的科学家,就连爱国这一块……
    1971年开始,他几乎每年都要回国一两个月,哪怕受到白头鹰和弯弯的威胁、诋毁都不为之动摇……
    人类物理学终极封神榜,他还是这个榜单里唯一一个活着的物理学家。
    为什么说是封神榜,也许是因为这个榜单上的是,是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薛定谔这类人吧……
    ……
    既然要玩,那就得玩“最美丽的物理实验”。
    对,就是那个将电子一粒一粒的发射出来,在探测屏上,也明确地观察到干涉现象的实验——约恩松的双缝实验。
    诶嘿嘿嘿,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长姐为奴后,东宫太子红了眼断绝关系后,我一秒涨一虫成虫族天灾!快穿:别过来,你在找虐太太让位白月光,父子夜夜求原谅离婚后,傲娇前妻被疯狂打脸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废土:杀戮成神爹爹开门,系窝呀!玄学郡主太凶残,短命王爷不经吓快穿问宿主太爱扮猪吃虎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