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镇武司的事情你处理得很好。”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威严,
“该杀的时候就得杀,不要心慈手软。”
见李承乾有些紧张,他又放缓了语气,解释道:
“乱世用重典,只有铁血手腕才能震慑宵小,不然下面的人不会怕你,大夏的律法也不会被敬畏。”
他停顿了一下,又说道:
“还有你设置的考核方式,朕虽然有些不满,但也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他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在贪腐没办法完全杜绝的情况下,这已经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了。”
李承乾修改后的考核制度,最核心的标准就是百姓的生活水平。
一个官员治理下的百姓是否安居乐业,是否丰衣足食,这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贪腐的问题,李承乾觉得只要官员们能把百姓的生活治理好,偶尔中饱私囊一些,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毕竟,官员也是人,也有人之常情,谁又能保证自己完全不贪呢?
“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李乾还是明白的。
李承乾在安排考核人员方面也颇费心思。
他挑选的考核人员,要么是那种以清廉正直闻名于世的官员,他们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绝不会徇私舞弊;要么是对李承乾本人忠心耿耿的心腹之人,他们对李承乾绝对服从,自然会严格执行他的指示,秉公办事。
如此一来,既能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又能有效监督地方官员,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弄虚作假的可能。
李承乾略带一丝忐忑地说道:
“父皇,儿臣身为监国太子,这些都是儿臣份内之事,尽力为大夏江山社稷出一份力,本就是儿臣应尽的职责。
只是之前儿臣在推行这些新政的时候,儿臣确实有过一些担忧,担心父皇会不同意儿臣这么做。”
李乾饶有兴致地问道:
“哦?那你倒是说说,为何会觉得朕会不同意你这么做?”
李承乾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道:
“陈平先生与儿臣谈起父皇您的理想,儿臣深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