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的,刚才的时候,为何是他第一个提出来,要派人去大西南啊。
其实,他是很有想法的,进士出身,德高望重,又是资历深厚,是这里面四人当中,最合适的人选。
当然了,文人嘛,讲究的是面子,毛遂自荐的事情,太跌份了。
开玩笑,谁不想啊,一旦插进去了,六部侍郎肯定是稳得,将来更有机会入阁。
而且,年纪上也是刚刚好,62岁了,也是入阁的好年纪。
同样,这个年纪,再不拼搏的话,就要入土为安了,永无出头之日。
“闲之兄”
“说的好,都是为了大江南”
话声刚落,徐孚远就站出来,大声赞赏卢若腾的豪言,勇于挑战大西南的领头人。
没错的,自家事自己知,他的威望,确实是不如卢若腾,差的太远了。
之所以,能混到这个位置,还是跟祖上有很大的关系,沾了徐阶的光辉啊。
更重要的一点,他是举人出身,限制了他的上限,入阁肯定没希望了。
还不如留在江浙,说不定还能跟着张煌言,立一些战功啥的,拉拢更多的人脉。
“嗯”
看到卢若腾同意入朝了,张苍水满意的点了点头,也就不废话了,继续开口说道:
“第二个”
“就是顾宁人,亭林先生”
“宁人兄的大名,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
“他的名气才气,完全可以媲美衡州的姜斋先生,余姚的太冲先生”
“他的一句名言,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响彻宇内,震惊天下”
他口中说的顾宁人,亭林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顾炎武。
清初三先生,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都是铁杆的抗清义士,至死不渝。
所以说,抗清大英雄张苍水,跟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也都是老朋友了,惺惺相惜。
这个时候,既然要举荐大江南的人才,入朝大西南,于公于私,张煌言也会大力举荐的。
“再有一点”
“亭林先生,也是抗清义士,抗清十几载,矢志不渝,忠贞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