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人仁厚而爱护他人,乐善好施,个性洒脱豁达、不拘小节,颇有度量。但他不喜欢跟家人一样从事农作生产,所以常被父亲训斥。早年也曾因时常带人寄食,与其嫂发生过矛盾。
丰邑和沛县曾隶属魏、楚,刘邦的青少年时代成长在魏楚交界地带,受到两国文化氛围的熏陶,其人熟习楚歌,又仰慕魏国英雄信陵君魏无忌的德行。后来有能力西行至魏国各地时,信陵君已故去多年,曾是信陵君门客的张耳在魏国担任外黄县令,招致四方门客。当时秦国已展开攻灭魏都大梁的战役,刘邦到外黄多次随同张耳交游,以宾客身份相处数月之久。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灭魏之后,张耳成为秦廷通缉犯,门客皆散去。刘邦回到家乡沛县。
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沿袭楚旧郡设立泗水郡。进入壮年后的刘邦通过试补成为秦吏,做了泗水的亭长。在任上,他和县廷的每个官吏都能亲昵地调笑,又喜欢喝酒,爱好美色。
刘邦曾经到秦朝首都咸阳参加徭役,其间任意观览,望见了秦始皇,非常地感叹说:“哎呀,大丈夫就应当像这样啊!”
当时,单父县人吕公因为和沛令是好友,躲避仇家搬到沛县定居。沛县的豪杰官吏听说县令有贵客,都去拜访祝贺。当时主持接待的是在沛县担任主吏的萧何,他规定说:凡是贺礼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坐到堂下。刘邦时任亭长,向来看不上那些官吏,就在名帖上假称:“贺钱一万!”实际没带一个钱。名帖递入后,吕公大惊,起身到门口来迎接他。
吕公喜欢相人,看见刘邦的形态样貌,就非常敬重他,领着他入席就坐。萧何说:“刘季一向满口说大话,很少做成什么事。”刘邦趁机亲近地戏弄席间诸位宾客,干脆就坐到首席去,丝毫不畏缩。饮酒到尽兴时,吕公向刘邦递眼色,让他一定留下来,刘邦喝完了酒,就留在后面。吕公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给人相面,经我给相面的人多了,没有谁能比得上你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爱。我有一女愿意许给你做洒扫的妻妾。”酒宴散了,吕媪对吕公大为恼火,说:“你当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她许配给贵人。沛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