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姜瑾规划的能住几千上万村民的村子来说,这泉水起不到多少作用,到时候必须挖井才行。
靠近东北方向的取名绿山村,这片区域除了农田,还有一大片平坦的山坡和草地,不但能耕地,也很好养殖畜牧业的地方。
东南方的取名河水村,这里有一条河流,附近大部分的农田都靠这河水灌溉。
只可惜现在河流变成了小小的溪水,别说灌溉庄稼了,到时候能供几千村民用就不错了,但不妨碍姜瑾给它起这个名字。
此时他们正站在河水村的一片荒地上。
郭立拿着笔唰唰唰写着画着,不时问一句:“主公,是这样吗?这里建水泥路,这里是水渠,这里河水村一屯,这是二屯?”
村子太大,不可能全建一片,都是按规划,或顺着路,或沿着河,或背靠山,分区建成一屯二屯三屯……
姜瑾看着他画的图,不住点头:“不错,这片区域是农田,这里这里我准备建水泥路,到时候方便运输……”
要想富先开路,这点是没错的,在她的‘粮仓’里,‘路路通’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