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城可谓固若金汤,还有福建总督郎廷相亲自在城内坐镇,最大的缺陷便是兵力不足,漳州、海澄等地郑军连战连捷,又将两万多清军精锐包围在海澄县内,福建清军大半被调去解围,闽西留守的部队本就兵少,各地又在到处闹红,还得分出兵力去四处灭火,守卫延平的清军只有四千余人,临时征募了大量的民团、青壮才勉强把各个堡寨炮台塞满,但城内守军却完全没有出击作战的能力。
郎廷相在红营手里吃过大亏,他刚刚领军来福建之时,对红营还没什么清晰的认知,以为就是一群闹得大些的山匪贼寇,听说红营一支游击队在建宁府活动,带着千来人就跑去围捕,结果反倒被红营和当地的百姓“围捕”,狼狈跳了松溪游到对岸,一路跑到建宁城里才逃出升天,自此之后便小心谨慎了许多,大半的时间都是缩在城里。
反正现在福建乱成一团,杰书也没空管他,更不可能把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调来闽西“剿红”,只要朗廷相守好延平这类关键的城塞,将红营闹红尽量限制在闽西地区,就算完成了任务。
郎廷相也知道红营就和当年太祖爷时期的后金一样,野战极为犀利,但是缺乏攻城能力,并不相信红营会来啃延平城这座硬骨头,一直安安心心坐在城里,只等海澄之战分出个结果,无论清军是胜是败,他也好随波逐流。
却没想到红营竟然真的冲着延平城来了,刚开年没多久,红营兵马大举涌入延平府的消息便如雪花一般飞来,他们大摇大摆沿着沙溪而上,毫无遮掩的意思,一开始郎廷相还以为这是红营的虚张声势之计,是为了配合闽西地区的闹红,但随着红营连续攻克永安和沙县两城,兵锋直逼延平城而来,郎廷相终于不得不确认,红营一部主力,是要攻打延平了。
郎廷相赶忙一边派人急报福州,一边让人去邵武、建宁和龙岩等地求援,邵武、建宁等地的清军和延平清军是一个状态,保守城池可以,根本没有出击的能力,郎廷相也没指望他们能拨出多少援军来。
只有龙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