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杆处捕拿那些往日和这刺客交好的内侍时,他们正在城外为一名老内侍下葬祭拜,粘杆处一一盘问过,他们对那刺客行刺之事确实一无所知,闻听此事皆惊诧不已、惶惶如丧魂魄,奴才的亲自询问过,不像是假。”
“这刺客往日有一交好的老内侍,据那些内侍交代,是救命的恩情,平日情同父子一般,今日因御书房泄密一事被杖杀于午门外,综合粘杆处如今探查的线索,奴才认为,此贼恐怕就是为那老内侍报仇,故而铤而走险,欲弑杀皇上。”
“若说和其他势力有什么联系……”那侍卫朝后头点了点头,一名侍卫膝行而上,手里捧着几本册子:“皇上,这是从那刺客床底翻出来的,全是誊抄的红营贼寇的布告军报之内容,共有四十二篇,此贼恐怕是受了红营贼寇的影响,故而才逆尊卑人伦,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红营贼寇,红营贼寇,又是他们!”康熙皇帝随手拿起一本册子翻看着,里头的内容他也很熟悉,都是各地官将奏入宫中的红营的布告军报的内容。
这些东西在大清被定为“妖言妖书”,是明令禁止传播的,当然,前明也曾禁妖书,妖书案依旧闹得天下竦动、满城风雨,堂而皇之、原原本本的被时人记在笔记史料之中,康熙皇帝也不相信以大清这个封建王朝低下的行政能力能够把红营的“妖书”禁绝,只不过是能拦一点算一点,尽量控制住其传播范围而已。
但如今这妖书都传到宫里来了,康熙皇帝可不相信宫里只有一个人藏着这些妖书,用力把那册子撕得粉碎,将纸片如雪花一般纷扬的扔在地上:“查!把宫里翻个底朝天也要把这些妖书都找出来,私藏妖书的,统统杖杀,以儆效尤!”
一众侍卫回了一声“喳”,康熙皇帝凝眉思索了一下,吩咐道:“此番刺杀之事,不能以那刺客胆大包天、自行其是而结案,反倒容易引得人心祸乱,必须办成大案!那刺客既然走的是小桂子的门路……鸳鸯楼泄密案小桂子还没洗干净,他又有天地会的背景,就拿他顶案吧,至于幕后之人是郑家还是红营,亦或者其他贼寇,你们看着办吧!”
康熙皇帝考虑的很清楚,若只是一个太监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