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什么办法?
要他真有那能力,早就染指披红权了。
这不是徐谦一直盯着,他也怕露怯,才不敢胡乱动作。
皇帝问起来,王振也只能敷衍道:“陛下,此事不可操之过急,我们可以考虑下曹鼐的方案,扩充内阁。”
其实王公公都可以想象,要是朱祁镇在朝堂上抛出这个方案,会引起怎样的风波。
皇帝也不等了,直接在朝会上把这个方案抛了出来。
也是他刚刚亲政,威望不够,朝堂上能一言九鼎的徐谦,杨溥都不是站在朱祁镇这边。
换了他爹宣德在,哪这么麻烦?
朱瞻基提出方案,徐闻同意,然后就可以推行下去。
这就是君臣相得的高效。
朱祁镇偏偏要培植宦官势力,去争夺权利,和文官集团产生裂痕。
在所难免,所以这种事情只能放到台面上来说。
扩充内阁的方案,本就是曹鼐提出来。
几位内阁大学士都被折腾得欲仙欲死,自然没人反对。
但不出王振所料,朝中群臣有人不满意。
马上有人站出来。
“自永乐年间设内阁始,人数并未有大变动,可见其可满足陛下需求,臣认为,不可随意增加。”
朱祁镇看了眼,说话的是都察院一名御史,乃职业喷子。
这几年,无论朝会遇到什么事情,这厮都得跳出来说上几句。
好在朱祁镇习惯了,听听也就算了。
他关心的还是徐谦的看法。
“徐卿,此举你看如何?”
被皇帝点名,徐谦上前答道:“臣认为可行,自宣德年间南征后,朝廷事务日渐增多,臣任首辅时,已感到力有不逮,曾想过如有人分担那再好不过,故此臣支持扩大内阁人数。”
不管是朱祁镇还是王振,甚至是其他朝臣,都诧异地看着徐谦。
他们也不明白徐大学士脑子里面到底怎么想的。
换作其他权臣,这时候不应该坚决反对,然后和皇权博弈一番。
最后皇帝能后退半步,让自己能够重回首辅位置,继续掌权。
徐谦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