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朝堂这么些年,徐闻身上的官味也渐渐褪去。
配上身上的员外府,活脱脱就是一个富商。
而徐林跟在身边,则是认真学习,准备接班的少当家。
加上整个商队都是精壮小伙,又乐于助人,很快就围绕着他,聚齐了一堆车队,竟然隐隐形成一个庞大的商队。
大家都很喜欢徐闻这个健谈,爽朗的老头,看上去就是个老行商了。
路上随便到一个地方,他都能随便说出几个典故,给大家讲上一段古。
这哪个赶路商人受得了,边走还有故事可以听,自然和徐闻越走越近。
被徐闻人格魅力吸引来的诸位商人,慢慢混熟以后,话题也就多了起来。
徐家车队的五辆四轮大马车,被防水油布裹得结结实实。
一般情况下,大家也就避讳随便问人的营生。
可是两天相处下来,发现这位老人很好说话,有些人就忍不住好奇,试探着问道。
“徐老板,看你这一车这么扎实,都运的是什么啊?”
徐林这个少当家代替爷爷回答道:“就是一点松江棉布,听说塞外销量不错,所以爷爷托关系弄了点过来。”
“嚯!”
周围人一阵惊呼,这可是好东西啊!
自从黄道婆把纺织技术改进后,松江府一直就是大明的纺织的中心。
而四海商会的兴起,更加助推了此地的产业发展。
大明海军大规模的应用软帆的基础,也就是在四海商会研究所的指导下,松江府的纺织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水利织布机都已经开始在当地慢慢普及。
最近因为南洋的橡胶树已经开始产胶,使得研究所停滞已久的蒸汽机技术,也开始大踏步地向前。
可以预见的未来,蒸汽动力的纺织机将会引领一次大明的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