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朱棣当时已经犁庭扫穴,把漠北的蒙古部落都清洗过一遍。
但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像是野草一般,只要有空的草原,他们就会生产出来。
匈奴,契丹,蒙古,一代代的游牧民族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当年北伐时,徐闻提出了一系列针对草原的百年政策。
然而,近几十年大明的重心投放在南面海洋,并没有全力地开发草原。
如此一来,对归附的蒙古部落控制力不够。
徐闻不在的这些年,王振插手军政,在边军安插亲信,北方的形势越发松散。
徐华道:“没错,暗卫一直在监控草原,对草原的边镇也一直在压制,但还是有只据说叫瓦剌的部落兴起,这段时间正在和其他部落进行吞并战争。”
“瓦剌……”
徐闻在口中低声念叨。
他没有想到,这次游牧部落兴起的时间这么快。
这个大明命中的劫数终究还是诞生了。
徐闻沉声道:“让暗卫加紧收集瓦剌的相关情报,找到它的主力,不让它们有壮大的机会,消灭他们!”
王振这个祸害自己没有强硬到底,将他消灭,现在除非是和朱祁镇决裂,才能除掉。
那么瓦剌这个潜在威胁,不能再让它壮大了!
两人聊着军事,徐谦凑了上来。
这位在群臣面前,一直是以强硬面目示人的首辅,苦着脸向自家老爹请教。
“父亲,您当年怎么不干脆把王振解决掉啊,弄得现在我干什么事情就没顺当的,总是要想出一个让各个利益方都满意的方案,就算是这样,那位王公公还是在不断插手朝中政治。”
徐闻心中的后悔,当然不能说出来啊。
他斜着眼睛看着自己的傻儿子:“你还没想清楚问题的关键吗?没了王振,你确保不会有第二个李振,或者是张振?”
徐谦当然也明白,这些宦官说穿了,其实就是帝王意志的体现。
王振同样是这种,现在但凡朱祁镇对他有点不满,都不用自己开口,随便透露下意思,徐谦都能组织起言官,一起上书,把王振给撕了。
徐谦无奈道:“唉,我也知道,就是天子亲政以后,事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