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这时代的人,谁能想到,在关外遥远的辽东,最便捷的运输方式,是水运。
    松辽平原上出产的粮食,从各条大小河流里汇集到松花江上,最终在吉林府堆成了连绵二十里的粮食垛,每一个粮食垛里,都装有两百石粮食。
    吉林府根本没有能力守护这些粮食,只得向杨嗣昌求援,杨嗣昌与李延庚、孟兆祥商量后,征发了两千卫所兵前来服役。
    这些粮食要运回关内,还真是个大问题,真真是无粮也愁,有粮也愁啊。
    南边辽河流域所产的粮食,大部分汇集到辽阳,用船运到海边,再装上大福船,走水运到达天津、登州码头。
    南方豪商们的粮食,直接走海运,运到了江南……
    到冬月初,辽东大地又是一片冰天雪地,从空中俯瞰,只见无数的雪橇车,如蚁群一样往山海关汇聚。
    镜头拉近,这些雪橇车,有骡马拉着的,有狗拉的,还有许多人力拉着的,车上堆着高高的物品,九成是粮食,还有一些是辽东的特产。
    农忙结束了,短工们要回到关内过年,等到明年开春,再来做工。回家的路上,他们还顺便接了运送粮食的活计,不但一路上的伙食有了着落,还能挣一笔银钱,这是一笔意外之财。
    山海关城上,总兵何可纲,正陪着前来考察的农业部长范景文,观看一看望不到头的运粮队伍。
    何可纲放下望远镜,感叹道:“搁从前,谁知道辽东还能产这么多粮食啊!”
    后金要是踏踏实实地种地,而不是总想着四处掠夺,也不至于亡国……
    显然范景文也想到了这点,二人对视一眼,同时感叹道:天佑大明!
    何可纲:“还好有这些回家的民工,却为何只让他们顺路运一趟?让他们干到过年不好么?”
    范景文摇头:“不行,他们回乡也不得闲,太后说,未来十几年,大明将持续干旱……他们得回去打井,打深井。”
    何可纲不知道深井有多深,但想来比一般的水井更不容易干涸吧。
    范景文要出关往沈阳、吉林去查看粮食收成情况,何可纲为他准备了最新打制的雪橇车,送了十里之外,挥手告别。
    ……………………………………
    王石头是保定府清苑县王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开局一座核心舱综影视:绑定了万人迷系统怎么办天武神帝六零:日穿十分钟,摆烂成首富重生1960,我在山沟里攒下万亩良田神剑无敌杨小天杨重天降鬼才狂龙下山,我举世无敌杨小天杨重修道十年,徒儿你该下山成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