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不说暗话!晚辈想请先生暂任樊城的郡丞,暂代太守之职。”诸葛亮说明来意,“望大人理解,太守职权是陛下的权力,我作为都督只可对下级任命,但是放心我会向陛下极力推荐大人。”
樊陵端起茶碗,细细品尝并未搭话,一碗茶喝了好一伙的功夫,才将茶碗放下,樊陵笑着拒绝道“我是罪臣!还是陛下亲自下令处罚的。都督,你向陛下举荐一个他曾经处罚之人,不太好吧?”
“我知道,董卓之乱平定后,陛下处置了一批官员,其中就有樊陵大人你,罪名是向十常侍买官行贿,但是陛下也大度,只是让你告老返乡!”诸葛亮说道。
“是的,感谢陛下宽仁!”樊陵拱手遥敬,表示对刘辩的感谢。
“董卓之乱,大乱初平。陛下励志重振朝纲,大乱之下,矫枉必须过正,以扭转时局,等一切稳定才可缓缓调整。望大人理解!”诸葛亮解释着。
“理解!老朽罪证明确,无话可说,能安生过一晚年,感激都来不及呢。”樊陵认真说道。
樊陵是谁,刘辩其实根本不知道。那时候他才十四岁,董卓之乱刚平,又和世家杠上了。正好借着肃清十常侍、董卓之乱余毒的时机,对罪证明确的大臣全都清理了,当时负责这事的正是王允,他核查到樊陵对段珪行贿买官的证据。
“我有话直说,灵帝时期,世风日下,买官卖官盛行!大人买官,是乃时局所逼迫,但是心为百姓。大人拿祖财买官,所任每地,民风改善,百姓安居。任京兆尹时,阳陵县东面低洼潮湿,土气辛螫,嘉谷不殖,草莱干燥枯萎,而泾水长流。大人勤恤民隐,悉心政事,在泾河岸修建灌溉引水渠,数县百姓深受其利!”
诸葛亮满眼钦佩之情,“损私德,济公心。为百姓,入泥塘。受晚生一拜!”
樊陵赶忙起身扶住诸葛亮,眼睛湿润,略有哽咽说道“都督,此话会给你招罪的!我是陛下钦定的罪人!”
“大人,在下说了,矫枉必须过正,陛下那时只是不了解大人。你看张让张大人,近朱者赤,如今在陛下手下,也是一名良臣呀!”
樊陵听得心动,虽然离开朝堂,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