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5/6)页
孙辈的承诺之后,张太皇太后的身体更加恶化,几乎是一日比一日的消瘦,同时发下懿旨,由慈惠皇太后和顺德长公主代为辅佐皇帝,督促常德长公主的大婚尽快完成。
    人人都知道张太皇太后已是行将就木之人,此时发懿旨无非是在准备后事,毕竟朱祁镇还未正式成婚,年龄也还太小,仍然需要有人辅佐。
    张太皇太后连顺德长公主都提到了,偏偏没有提及当今皇帝的生母孙太后,不免让人浮想联翩。
    要论起名正言顺,本应该是两宫太后一同辅佐皇帝,怎么也轮不到顺德长公主插手其中,可张太皇太后反其道而行之,朝廷内外都少不了私下议论。
    民间倒还好说,顺德长公主的善良敦厚名声极佳,也曾有亲自上书治理叛乱地区的贤能在外,对于大部分仅仅是将皇家事宜当做茶余饭后的闲聊谈资的百姓来说,这样的剧情反而更有趣。至于谁来辅政,和他们这样的平头老百姓没有任何关系。
    要他们看来,孙太后忙着嫁女儿,却也不提一句年龄相仿的永清长公主,说明皇家内部早就多有不和,这样的乐子指不定还有多少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有这种热闹看。
    但御史们都有些坐不住了,尤其是顺德长公主竟然越过皇太后孙氏,实在是有违伦理纲常、令人匪夷所思,顺德长公主就是再怎么贤德,那也不应该越过庶母,更何况哪有长公主辅政的道理?
    不少人纷纷上书恳请张太皇太后收回旨意,将人选从慈惠皇太后母女改作两宫皇太后。
    题本到了王振这里,得到朱祁镇授意的王振自然是一律留中不发,得不到回应的御史们,自然将原因都归结于王振的“奸佞”。
    但明眼人都一清二楚,不是皇帝的默许,王振如何敢将这么多的题本全部留中不发?
    况且慈惠皇太后虽然为人温仁宽厚,但大都是号召命妇们捐钱济贫,对于政治手段却几乎没有展现过一次,张太皇太后的旨意中同时写上了母女二人,明显是将事情全权委托给了顺德长公主。
    至于如此行事的用意,无非是担忧臣子会借此机会影响皇帝,触犯皇权的威严,有顺德长公主这个年龄稍长,见识过风浪的人在一旁护着,间接避免了大臣们的过于“亲近”。
    人家祖孙、姐弟感情好得像一块铁板
第(5/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刚刚下山,发现自己多了个宝贝女儿要换肾快穿白月光穿进be剧本负鼎穿成影后后妈终极:绝世武尊热痒盗墓:吴家的团宠小恶霸你是我的鹊桥归路我的抗战有空间风流小仙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