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英轻轻推开书房的门,只见罗昌正背手站在窗前,凝视着窗外的夜色,神情凝重。罗英轻声说道:“兄长,我听说了朝堂上商议李显练兵之事,特来与你聊聊。”罗昌转过身,看到罗英,微微点头,示意他坐下,说道:“英弟,此次李显在并州大举练兵,绝非寻常之事,朝堂上下都为此忧心忡忡。”
罗英眉头紧皱,脸上满是忧虑之色,说道:“兄长,你说李显此举究竟意欲何为?难道他真有谋逆之心?并州乃军事要地,他在那里练兵,一旦有不轨举动,朝廷恐怕会陷入危机。”
罗昌缓缓坐下,拿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一口,说道:“目前还不能确定他的真实意图。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今日在宫中,大家对此事看法不一。有人主张立刻派使者质问,以彰显朝廷威严;有人觉得应先派密探摸清情况,再做定夺;还有人提出要从外交、钱粮、舆论等多方面着手应对。”
罗英思索片刻,说道:“兄长,我觉得立刻派使者质问过于鲁莽。若李显真有反意,此举只会激怒他,让他提前行动,我们尚未做好万全准备,这样做风险太大。先派密探打探消息倒是稳妥些,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只有了解他的练兵规模、装备情况以及军队动向,我们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罗昌点头表示赞同,说道:“英弟所言极是。不过,此事并非如此简单。就算摸清了他的情况,我们应对起来也需谨慎。加强长安防御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到国库的钱粮是否充足。户部尚书就为此事犯愁,各项举措都需要大量钱粮支持,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财政危机。”
罗英皱着眉头,说道:“钱粮确实是个大问题。但为了应对危机,保障江山社稷,该花的钱不能省。或许可以想些办法增加财政收入,比如鼓励商业发展,开辟新的税收渠道。只是这也并非一蹴而就,远水解不了近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