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文。”
两个汉子各自答道。
林嫦儿点了点头,照正常收费标准,是挺少的,但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已经是最大限度。
一家人一个月只留10文钱花销,十文钱可能还不够买食盐的。
林嫦儿将嘴里的食物咽下,“你们俩能代表村里的意思吗?”
两人相视一眼,各自点头。
周家村的说:“我们知道,就是这个数,也是大东家的关照我们了,换旁的地方,那是远远不够的。”
上河村的也忙点头,“周大哥说的对,原本也是咱们异想天开,这个数原本是不该想着上学堂的,大东家若是能应了我们,就是天大的恩德,咱们若还有旁的想法,属实就不知好歹了。”
林嫦儿见两人倒也都是实诚的,点了点头,又想到什么,问道:“你们是想把所有适龄的孩子都送来上学还是,只送男娃来?”
两人一顿,不由想起刚刚周海同他们说的话。
自然不敢说只送男娃,但他们心里也是清楚,大多数人家,都是舍不得花那个心思送女娃来上学的。
迟早都是要嫁出去的,那不是给人家家里花钱么?
但嘴上自然是说的委婉,“咱们自然是希望儿女都有出息,只是女娃能干,多数到六七岁都能帮着家里做活了,怕是多数人家都念着地里那点活,放不开手。”
林嫦儿听明白了,话是说的委婉,但意思还是那个意思,女娃上啥学,肯定是想送男娃上学的。
她明白这个时代的人们的思想,只是无法共情。
她思索了片刻,道:“这样,你们回去告诉村里人,若是家里同时送男娃女娃一起来上学的,每半年,每人给300斤柴火的束修。
“若是家里只有女娃的,一人300斤,若是姐妹二人一起,就收500斤柴火。”
“那若是只有男娃呢?”
林嫦儿道:“只有男娃的话,每月50文外加柴火100斤。”
“这……”
两个汉子面面相觑,眼底满是不解。
这时,周海道:“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娃也能顶起半边天,干啥的就只有男娃能来上学啊!
“趁着你们今日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