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中,因为立场的原因,叶槐天然是站在武将那边。
但不知道怎么的,叶槐发现,文臣们对她的态度很是耐人寻味。
特别和蔼可亲,别的武将在朝堂上说话。
还没说完,那些人就上前反驳。
而只要叶槐说话,不管她说的是否有道理,那些人纷纷应和,没有一个人反对。
不对,也不是没有。
但每次有人刚站出来反驳叶槐,便有同僚将人给拽了回去。
这让叶槐感觉十分诡异,总感觉文臣那边憋着什么坏。
上朝之前,李将军几人可是仔细给她说明武将和文臣之间那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这次上朝是因为边境叶母打了胜仗,将敌国夺取的两座城池全部都收了回来。
写折子向陛下申请,正好趁此机会,攻打敌国。
敌国与大越多有摩擦,经常抢夺大越边境子民的粮食,被大越打回去几次,积怨已久。
这次是趁着叶母回京,敌国那边发生大旱,没了食物,便重新来大越抢。
守边的军队没有防备,被他们偷袭,一时大意,失了城池。
现在,城池被收回,敌军也被赶出大越。
但两座城池中的百姓,死伤无数,年轻的男人小孩被掳走凌辱,残忍杀害后成为敌军的食物。
女人们直接被砍了头颅,挂在城墙上。
叶母没有忍心写的太详细,但寥寥几笔,也让朝廷众人忍不住红了眼,落了泪。
有人更是晕倒在朝堂上。
武将们纷纷要求上战场,将敌国那帮畜生杀了给百姓报仇。
文臣那边面色犹豫,有些人赞同武将的提议。
却还是有人劝阻,“粮草军饷这是大问题,攻打敌国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够结束,要是打个五六年,十几年,这其中的消耗,诸位有没有想过,臣以为,可遣使者谈判,劝说敌国归顺”
“归顺?说的容易,敌国蛮夷小儿,杀了我们那么多百姓,就这么算了?!反正老娘不干!”
“就是,既然你这么说了,那你去当那个使者,到时候被砍了脑袋,可别后悔!”
“你!不可理喻,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