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真的做错了什么,赵娴也认命,可她明明什么都没做,凭什么……
咬咬牙,赵娴再次伏身下拜:“太后,您留臣女在身边当个奴婢也行。”
过了许久,结义长公主不由得一声叹:“你这孩子也是个倔的,倒有几分像哀家。”
这一句话听得赵娴心头微松,却不敢高兴得太早,一脸惶恐地回:“臣女不敢像太后,只求太后看臣女可怜,收留臣女。”
作为王府贵女,话说到这个份上,也算是将自己的过往扔得一干二净了。
结义长公主看了唐嬷嬷一眼,唐嬷嬷点了点头,上前扶起赵娴:“赵姑娘这是哪里话来,您和娘娘到底是血亲。”
“既然你不愿意走,哀家身边也不缺人……”
结义长公主的这话让赵娴身子又是一软,不会又要赶自己走吧?
好在这时,赵娴又听到结义长公主说道,“不如你跟着昭华吧,她初来大梁,对哪里都不熟,你跟着她提点提点,这样哀家也放心,只是不知你愿是不愿。”
赵娴目光微动,跟着昭华郡主,那与宫女也没什么差别了。
可这个念头也说法一闪而过,很快赵娴心里却松了一口气。
昭华郡主在接风宴上,赵娴也是见过的,行事肆意但却并非任性刁蛮之人。
而且虽然身份上看着似乎与以往不能比,但康郡王府也不过是门面光鲜,但在京都又敢得罪谁,整日过得小心翼翼,倒不如跟在昭华郡主身边。
昭华郡主虽是西越人,可只要西越国在,大梁就没人敢惹她,除非大梁想引起与西越的争端。
有一个国家在背后撑着,跟着这样的人,便是一辈子不嫁又如何。
“奴婢愿意,多谢太后娘娘!”赵娴大声谢恩道。
“什么奴婢,你说起来和昭华也是表姐妹,只是陪着她罢了,往后怎么安置你,也由昭华说了算。”
结义长公主的一句话,便定了赵娴的一生。
第二天一大早,结义长公主便命人将自己对赵娴的安排通知了康郡王府,并问他们可有意见,如若不愿,可以将姑娘再接回来。
“简直是岂有此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