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们还没有考过。
……乱世,确实是有大把大把的机会,许多平日里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冒头机会的人,也能够因为各种原因留下自己的名姓……
有些人心中,不免冒出来了上面这种想法。
——相比于太平年间,尤其是朝廷已经不缺人了的太平年间,乱世好像确实是机会更多一点……
不过,很快这些人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想法何其荒谬:要是能够生在太平年间,又有什么人会愿意生在乱世?!哪怕太平年间有时候没有那么多乱世的机会,但是太平也有太平的机会,这种机会,反而要比乱世朝不保夕刀口舔血随时死亡的那种机会要好多了。
自己生出来这种想法,完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且被功名利禄迷了心智。
想到这里,刚刚生出来这种想法的几个人瞬间出了一身冷汗——还好,这念头刚刚冒出来,他们就已经清醒了。
按照他们的情况,要是真的跑到了乱世的时候,那说不定就是第一批饿死,或者被人杀死的,又谈什么在乱世抓住机会出人头地青史留名呢?
【总之,至正八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教和发展后,彭莹玉打算继续完成自己的起义事业。他带着门徒况普天潜伏回了袁州,打算在老家继续发动起义,当然,其他地方也没有落下,他还在附近的湖南浏阳、江西万载等地,积极准备武装起义。】
【但是,元朝已经知晓了他这号人的存在,对他的通缉抓捕力度也越来越大。】
【最终,;迫于形势,彭莹玉不得不远避湖北,投靠了作为湖北麻城人的弟子邹普胜。】
【——啊,没错!邹普胜其实也是彭莹玉的众多弟子之一。他的名字也是某普某,连“胜”这个字都和李普胜赵普胜一样。】
【至正十一年五月,刘福通宣布起义,彭莹玉自然也知道了这件大事。】
【八月,他鼓励弟子邹普胜在蕲州起义,响应刘福通,并决定扶植徐寿辉作为首领。】
【以上,就是关于蕲州起义的几个关键人物的前情介绍。】
“确实是艺高人胆大啊,竟然还想着潜伏回袁州发动起义,这人……”刘邦啧啧几声,但是倒也不反感这种人。
事实上,有时候他还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