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6)页
    皇帝、官员、士绅们,自然不怎么愿意接受这种理论。
    这纯粹就是蛊惑人心的歪理邪说!他们一致这么认定。
    怎么,造反有理了,那他们该怎么办?要这么算的话,他们对那些平民再好,他们也会想要更多——他们不就是这种存在吗?
    难道朝廷对他们还不够好吗?难道朕这个皇帝还不够爱民如子么?难道我这个主家给佃户的租子还不够低廉吗?
    他们却总想要更多!完全不考虑考虑别人的难处!
    杨坚觉得日子一下子艰难起来。
    本来治理天下就颇多难处,现在又来了一个宣扬造反有理的、自己可以说是束手无策的妖书,日后各地的混乱已经完全可以想得到了。
    ——是的,他对于天际的那个东西的称呼,已经从神迹变成了妖书。
    妖言惑众,如何不是妖书?
    他忍不住对皇后抱怨:“朕知晓那些百姓为什么造反,朕当然知晓,不是因为赋税就是因为灾荒,或者因为当地的官员横霸乡里。”
    “但是大隋如今朕给出的赋税,已经是朕深思熟虑、和重臣们商议过后最低的赋税了,朕要这些赋税也是有用处的。”和那些昏君暴君并不一样。
    “至于说鱼肉乡里的官员,百姓们痛恨,朕难道不一样痛恨吗?这是朕的天下,他们祸害的是朕的子民,朕知晓了怎么会不处理?”
    “至于天灾……”那非人力所能及,但是朝廷也会尽力组织人手救灾救济百姓的。
    朕做到这些容易吗?结果就这么突然跑出来一个鼓吹造反的妖书!
    皇后温和地劝慰皇帝:“陛下之心,朝中上下皆知,天下百姓也都看得见。”至于那些看不见的,真的想要造反的,那就不是百姓了,而是逆贼。
    都是逆贼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杨坚深以为然。
    -
    对于这段内容,李世民同样不怎么认同。
    当然,他也不是不理解百姓求生路的想法,只不过作为大唐皇帝,他是断不能允许大唐境内出现什么打着“有理”旗号的造反的。
    不论究竟多么有理,也不论究竟是什么缘由。
    若是治理不当,当然要及时处理,但是那是由朝廷来处理,而非直接让百姓理
第(1/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刚刚下山,发现自己多了个宝贝女儿要换肾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我有一卷度人经小仙医都市游娱乐:从跑男开始成为世界顶流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逆流而上,我成为官道新贵!勤勤恳恳半辈子,被绿后我转嫁豪门疯了!解毒而已,王爷竟以身相许不让你当警察,你就把贼抓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