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孙和与孙霸也学乖了,他们意识到硬拼并非上策,于是改变策略,并不急于进攻,而是采取守势,双方僵持在海面上,仿佛两股对峙的洪流,谁也无法轻易突破对方的防线。
司马懿见状大喜,他深知这正是他所期望的局面。因为他接到探马的报告,丞相诸葛亮亲率五十万兵马已经抵达东安城,并已经征集了大量的渔船。
那五十万人马如同潮水般涌上船只,一艘艘渔船载着汉军的希望,浩浩荡荡地向对面的夷洲岛驶去。
与此同时,太上皇田英的四十万兵马也已经过海到达朱崖州。在朱崖州,他们征集了大量的渔船,由西向东正向夷洲岛急驶而来。那场面,仿佛是千军万马奔腾在大海之上,气势磅礴。
只要司马懿拖住吴军的战船,待丞相和太上皇的人马一登岛,战争的胜负立分,孙权唯有投降一条路可行了。此时的海面上,双方的战船依旧对峙着,气氛紧张得仿佛能点燃空气。
诸葛亮的五十万大军征集了五万艘渔船,一艘船乘坐十人左右。那五万艘渔船如同一群黑色的海鸥,在海面上乘风破浪,浩浩荡荡向对岸的夷洲岛急驶而去。
由于孙和与孙霸的战船被大都督司马懿和燕王曹宇的战船拖住,诸葛亮大军的渔船很快靠近了夷洲岛的岸边。
孙权亲自指挥麾下的三十万兵马向海上的五万艘渔船发起攻击。
只见孙权站在高高的指挥台上,目光如炬,一声令下,岸上的数百架投石车如同愤怒的巨兽,向海中的渔船抛掷石块。
无数渔船被砸中,船板一破,海水很快冲进来,渔船有些就此沉没,有些甚至翻转了过来。船上的士卒纷纷跳入海中,向对岸游去,那场景,仿佛是一场生死大逃亡。
有些石块砸在船中士卒的身上,士卒非死即伤,惨叫声不绝于耳。那惨叫声在海风中飘荡,让人毛骨悚然。
与此同时,诸葛亮一声令下,渔船上的所有将士,纷纷张弓搭箭,向岸边的吴军射击。吴军士卒修筑了栅栏,见箭矢如雨般倾泻而来,所有士卒立即蹲下,只有少数士卒中箭,大部分士卒都毫发未损。
诸葛亮见状,下令所有人更换火箭。只见火箭如飞蝗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