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最主要的还是用在窗户上。”
    朱皇帝微微一愣,问道:“窗户?”
    不是,这狗东西到底对透明玻璃窗户有多大的执念?
    杨少峰继续说道:“如果能弄出双层玻璃的窗户,保温效果就会比纸糊的窗户要好许多。”
    “甚至还可以弄成里外各一扇双层玻璃的窗户,外面那扇向外开,里面那扇向内开。”
    “再配合火炕和蜂窝煤炉子等手段,所谓漠北、辽东苦寒之地……”
    这种里外各一扇的窗户,在东北地区被称做是“双抬口”,只不过里外两扇都是单层玻璃。
    在没有塑钢窗和断桥铝窗的年代,这种窗户是东北地区农村最为常见的保温手段之一。
    当然,更好的保温手段还得是塑料薄膜。
    用竹子在墙外弯出一个弧度,再覆盖上一层塑料薄膜,就相当于给屋子增加了一个可以存放东西的保温层。
    朱皇帝没见识过塑料薄膜,但是听着杨少峰比划的里外双层的窗户,朱皇帝还是忍不住搓了搓手,嘿嘿笑着说道:“好东西,确实是好东西。”
    眼看着朱翘嘴已经咬钩了,杨少峰也直接露出了真实的嘴脸。
    “这玻璃的改进,都是宁阳县那个王老歪主持的。”
    “这可是能够帮着朝廷解决草原和辽东问题的大功劳。”
    杨少峰的食指和大拇指来回搓动,向朱皇帝示意:“岳父大人不得意思意思?”
    “先说好啊,别光给钱,人家王老歪不差钱儿。”
    朱皇帝微微一怔,问道:“不差钱儿?”
    杨少峰道:“多稀罕呀。”
    “人家王老歪懂烧水泥,懂烧玻璃,懂烧砖,一天的工钱就得好几百文,一个月下来起码得二十贯钱。”
    “您老人家赏他多少钱算多?”
    “倒还不如给他个虚爵,但是封爵而不列土,每年给他点儿俸禄意思意思,也用不着世袭罔替。”
    “省钱,实惠,还好听。”
    “关键是有了王老歪这么个例子,剩下那些比王老歪聪明的大匠……”
    说到这里,杨少峰就停了下来。
    但是朱皇帝的思路却已经顺着杨少峰的这番话开始无限延伸扩展。
    对啊。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离婚后独美,渣夫一家跪求我原谅斗罗,做不一样的千仞雪重生八零:前夫假死回家,可我已经嫁了他哥大明:进攻型御史,朱棣崩溃了步步高升:从秘书到万人之上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不让你当警察,你就把贼抓光了?官路凶险,背后势力怎么除重生:开局收获校花妈妈大师级秘书!病死街头重回八零:她脚踢小开嫁首富